第三百四十六章:兵部衙署议军改(下)-《三国之袁家逆子》


    第(2/3)页

    倒不如说,是曹操和关羽合力,共同缔造了这一场辉煌战绩。

    说白了,在正史上当关羽连败魏军,进逼樊城的时候,曹魏的内部已经开始出现混乱的势头了。

    大家当时都觉得,蜀汉要复兴汉室了,曹魏就要完蛋了。

    尤其是魏国边境,各路黄巾贼早年就和刘备关系不错,此刻更是在汝南等地开始举起旗帜,反抗魏国暴政,和正在猛攻樊城的关羽遥相呼应。

    甚至关羽还特意刻出了几个大印,送到了那些举旗造反的流贼那边。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就对外姓大将颇多忌惮的曹操,还有曹家、夏侯家那些宗室大将,看待外姓大将的眼神,那就不言而喻了。

    就差没有指着鼻子骂,你个崽种给老子安分一点,不要想什么背叛投敌的事情啊!

    只是虽然心中对外姓大将颇多怀疑。

    但樊城之围总归要解,而放眼当时的魏国各路大将,宗室大将中,能够对抗关羽的竟然一个都没有。

    唯一一个夏侯渊,已经折在了定军山。

    而另一个夏侯惇,派到关羽那边只能是送菜的货色。

    毕竟夏侯惇搞搞后勤还可以,真要是让他和关羽交兵,估计过不了几天曹操就可以接到樊城被破,援军被灭的消息了。

    所以到头来,曹操悲催的发现自己居然只有外姓大将可用。

    于禁和庞德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临危受命,星夜赶往樊城支援。

    纵观整场樊城之战,魏军最神奇的操作有两处。

    第一处就是将帅不和,庞德和于禁在樊城之战中的交流,根本就看不出他们两个人原来是上下级的关系。

    显然,曹操虽然委派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只是先锋官。

    但实际上却是在两人之间暗自做了叮嘱,让两人不可能齐心协力。

    以此来避免,两名外姓大将关系太好,结果到了阵前看到关羽的军威,一合计干脆两个人一起投敌的情况出现。

    但恶果也很明显,那就是将帅离心,军心涣散。

    至于第二处,就更神奇了。

    于禁庞德率领的南征大军在抵达樊城之后,居然没有被曹仁准许入城,反而被关在了樊城外面。

    只能够在樊城附近的平地上安营扎寨。

    理由说的好听,什么和樊城呈犄角之势,对抗关羽的围攻。

    可事实傻子都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