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如意带着花木兰, 与田丰、浩周继续巡城, 他问道, “元皓先生,定襄之地为何如此颓败?” 田丰一脸苦笑道, “王爷有所不知,我看过定襄郡的各县地方志,又数度走访探察,发现定襄之地不适合大规模耕种,多盐泽、山岩、石丘。” “定襄郡初始设置于汉高帝时期,原是对匈奴战争有重大战略价值的重镇,故而多是军户,原本有居民二十几万人。” “这些年数度频发的天灾人祸导致定襄国人口减少,加之水源日益枯竭,百姓大量外流,仅剩下今日之数万人了。” “粮食不足,水源短缺,人口减少,导致百业不兴,不兴产业,又致使贫困,更吸引不到人口迁入,陷进了恶性循环。” 听罢, 刘如意也感觉无可奈何, 想到若是调集太原、雁门两地的资源扶助定襄, 也赚不到好处, 反而亏本, 他叹息一声,便继续视察。 几人行至闹市中, 忽见一处摊位人满为患, 与别处迥乎不同, 刘如意大感好奇道, “元皓,前面是做的什么生意,居然有这么多百姓围着。” 田丰也不知道, 只得摇头, 一旁的中尉浩周却笑道, “王爷,那是两个异人摆的解惑摊,他们能言善辩,还有未卜先知的异术,据说可以解决任何烦恼,善无百姓都传言他们神通广大。” 听之, 田丰甩袖轻蔑道, “子不语怪力乱神,世间岂有这等神人,多半是张角之流的妖道邪巫。” 周浩反驳道, “国相,话不能这么说,我差人去试探过,他们确实有些手段,前几日烈日炎炎,滴雨未下,我问他们何时下雨,结果他们说的分毫不差,就是降雨的龙王爷。” 听来有趣, 刘如意忍不住挤进人群去瞧瞧, 只见百姓围着两个中年男子, 其中一人目盲,双眼绑着黑布, 耳朵却频频微动,似乎听力过人, 百姓之问,大多由他作答。 另一人不能言,张口可见残舌, 他以笔代口,写的一手行云流水的好字, 手中还有骨甲、铜钱可算卦, 看到他们, 刘如意不禁感慨当真是一对奇怪的组合。 “李庶仙师,我夫君外出做生意一年半有余,请问他人在何地,几时方可回来?” “汝之夫君,回不来了,他已经另结新欢,你已不必再等,另择良人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