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唐周! 这个名字真是令刘如意有些诧异, 说他是个小人物不为过, 但是某种意义上又有举重轻重的地位, 若非他向汉室告密, 打算了张角的布局与谋划, 令黄巾起义被迫提前一个多月, 黄巾之乱的最终结局恐怕难以料定。 原本应该消失在历史中的寂寂无名之辈, 不想这个时候跳了出来, 刘如意向管辂问道, “公明先生,在你手中可还有这些秘阁细作探子的活口。” 露出一丝惋惜, 管辂无奈的摊开双手道, “抱歉,这些人都服下了剧毒丹药,每隔一周必须服用解药,否则肠穿肚烂,七窍流血而亡,我手里的细作探子都毒发身死。” “而且在我与芍药抓了几名细作后,好像已经打草惊蛇,秘阁的人几乎都消失无踪,再想抓人,只怕难上加难。” “秘阁行事,诡谲机密,上下联络,都有固定的密语暗信,请王爷多加小心,早做筹谋,公明言尽于此。” “此等大恩,刘如意铭感五内,日后公路先生、芍药姑娘若有差遣,在下万死不辞。” 说罢, 管辂与郭芍药告辞离去, 留下刘如意独自在亭台沉思, 行至半山腰, 管辂与郭芍药来到一处密集茂盛的竹林, 竹林布局宛如迷宫, 暗藏奇门遁甲之妙法, 两人按照破阵口诀, 方能寻找到迷阵出口, 竹林出口, 乃是一处洞天福地的秘境入口, 入口立有巨石, 上书“太山胜境,白云道观”之字, 回到道观, 郭芍药笑道, “师兄,你已经决定隐居太山清修,何故又出山相助刘如意,此人与唐周的瓜葛皆是俗世之事,与你我何干。” 哈哈一笑,管辂解释道, “芍药,师兄不是甘心庸碌之辈,须知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于太原的两年,我每隔半年出山一次,寻访太原各地,你可知太原郡之巨变,现在是海清河晏,百姓安居,盗匪无犯,路无饿殍。” “我知刘如意有帝王之姿,欲助之。” “他占据太原、雁门一线平原,拥有太行吕梁之龙脉,以及黄河天险,退可割据一方,南下可觊觎雒阳、关中之地,东出太行,可图谋河北三州之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