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倾城风暴 五-《文娱图书馆》
第(2/3)页
如果说收视率衡量的是量的因素,那满意度衡量的则是质的因素,而且是更重要的因素。
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可能不是很高但满意度很高,有的电视剧收视率很高但满意度很低,甚至会出现大家都看一部电视剧但边看边骂的现象。
如果说技术性误差是收视率的先天不足的话,那么对电视节目质量表达的力不从心则是收视率的硬伤,是最痛之痛。
收视率与节目质量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要从收视率的概念说起,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看某一节目的人数占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即收视率反映某一电视节目收看人数的多少人;这些人对于节目是否满意,通过收视率我们无法找到答案,而节目的观众满意度才是节目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
譬如购物的妇女在商店里东挑西拣一天,往往一件东西也带不回家,因为她们不满意;又譬如许多人天天收看《还珠格格》却天天大骂其臭。
看不等于满意,这几乎是一个生活常识,看电视也同样。收视率高只能说明某一时段看这一节目的人多即关注度高,而不能反映说节目好的观众多即满意度高。
当然,看的人多的节目,也可能质量好,观众认可度高。
譬如《新闻联播》的高收视率,观众的满意度也相当高,这是一个可喜的良性状况。可《新闻联播》只是一个特例而不是普遍现象。
不重视收视率,或唯收视率马首是瞻,这两种极端行为都是不对的。
尽管收视率的作用不可怀疑,但迷信收视率、过分夸大或依赖收视率作用却大不应该;收视率自身存在的先天不足,决定了它无法独立承担起评估,尤其是节目评估的重任。
所以周放对某些人在网上用收视率抹黑《微微一笑很倾城》是嗤之以鼻的,他更在意的是网友们对《微微一笑很倾城》的看法,或说满意度。
经过五天十集的播出发酵,现时网上对《微微一笑很倾城》的言论已经逐渐从一开始的看衰转变成了褒贬不一,毕竟既得利益者掌握着舆论权,但周放相信,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如收视率日渐见长,继而扭转网上的舆论格局。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