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这才叫体验生活-《影帝从高考开始》
第(2/3)页
“到时候等蘑菇长好可以换成草碳灰。”旁边道具组长建议道:“那味道能小很多。”
见孔升点头,热依扎长松口气,这次机会难得,能拍孔升的戏多少人排着队,自己必须好好表现。
看看旁边的苏泽,昨天第一次见真人,但作品绝对如数家珍,没想到这次有机会合作?
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眼前这个土里土气的乡巴佬竟然是苏泽!
这段时间苏泽已经习惯孔升的严格要求,为还原种蘑菇的场景,专门请教吊庄移民户的种菇高手赵宏先生,也采访剧中由黄觉扮演的凌一农的原型人物。
就这还是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按照当年传统方法,很难控制蘑菇的产量和它的生长速度。蘑菇一旦发出来,长得很快,每四个小时就要收割一次,否则就会发黄发臭。
可是拍戏不能就着蘑菇呀!
转场的路程、演员的时间,包括一些突发情况,拍摄计划随时都有可能调整。不是蘑菇已经长出来戏还没拍,就是要开拍上一茬蘑菇刚收,下一茬还没长出来。
而且剧中需要蘑菇产量非常大,村民们都是成箱成箱地收菇卖菇,但剧组人力物力都有限。
所以只有得宝家菌棚里的和凌教授实验棚的蘑菇是道具组真正自己种出来的,最多也就两箱?
好在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经介绍找到一家专门种蘑菇的农业基地,低价提供大量蘑菇,这件事才算解决。
这半个月苏泽见识各种问题,孔升要求很高,专门请来当地专家做顾问,任何细节必须严丝合缝。
比如当年每家移民院子里都有储水池,这是在资料里没有看到的,包括池子具体在院子的什么地方,是怎么往里面灌水的。
其实就是在地上挖个坑,为防止水渗下去,村民们会在坑里铺上塑料布,用砖头压住。
再比如罐罐茶,当地人会用罐头瓶子烧一罐八宝茶,吃点干粮就是早饭。这些生活细节没法查资料,都是当年移民户亲身经历。
包括村民家里的炕围子,很多家具、生活用品,都是道具组去周围老村子挨家挨户收集回来的,实在收不到的就自己上手仿制。
不得不说这种生活质感、细节体现,让苏泽受益匪浅!
就连久经沙场的道具老师傅都感叹:这部戏不是接手过工作量最大的,但几乎可以说是最细碎繁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