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准备在菲洲大干一场(2张合并,求订阅)-《重生战斗民族富二代》


    第(2/3)页

    由于罗塞尔并不在国内,因此仅有他的叔叔贝姆拉将军前来迎接他。

    每次弗拉基米尔过来,都有他们的高级军官来迎接,不得不说,拉博赛这伙人还是相当重视他。

    与贝姆拉礼仪性的接触了一会儿,在浩浩荡荡车队的护送下,弗拉基米尔又来到了办事处的那栋大楼。

    照例,雇佣兵们将周围监视的严严实实。

    会议参加的人并不多,除开他之外,就只有安德烈、亚历山大和蒙特罗等区区几个人。

    亚历山大作为目前金雕军队的管理人将军事防务发展进行了书面汇报。

    首先是人员,目前仅有一百多号以毛子国为主体的雇佣兵们,而根据他们需求,雇佣兵与菲洲当地招募兵的比例需要严格控制在1:4或者1:5范围,以最大兵力数2000人计算,至少还需要从欧洲等其它地方招募300名雇佣兵。

    亚历山大通过自己的关系,能够招募到一百名左右,还有两百名左右的缺口。

    “这倒可以慢慢解决,毕竟我们的装备不可能一时半会儿到位。”弗拉基米尔在飞往菲洲之前,他的父亲又跟他联系了一下,让他下个礼拜再飞一趟彼得堡,去见jun方的一个将军。

    如果与jun方能够顺利合作的话,在招募军人这一块,或许可以让他们提供帮助。

    其次便是武器装备构成,根据五亿美元的预算,他们计划重点发展空军。

    当然,按照大国的空军建设标准,这五亿美元连塞牙缝都不够,不过在这些小国家,二三十架飞机便能称之为空军强国了。

    一架图16轰炸机的价格在1600万美元左右,加上弹药的价格,采购价能够控制在2500万美元,亚历山大计划采购3架,需要花费7500万美元。

    轰炸机需要战斗机护航,因此米格系列二代战机计划采购8架,每架的成本(含弹药)在1000万美元,需要花费8000万美元。

    另外武装直升飞机全部购买米171系列,既能作为运输,同时又能作为空中对地攻击武器,计划采购10架,每架的成本(含弹药)在700万美元,估摸7千万美元能够搞定。

    地面重点发展装甲车等重型装备,还有“喀秋莎iii”型火箭车以及预警雷达,地面防空高炮,计划2亿美元左右。

    剩余的几千万用于海上力量防务,主要考虑到老板还在布迪尼亚设有基地,在战时还可以通过海上进行兵力和武器的运输。

    亚历山大最后总结道,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配备,他们虽说只有2000人的队伍,但战斗力绝对可以说是除开周边的那些大国之外,其余的小国家包括尼亚尔、、布迪尼亚这种国家的政fu军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汇报完之后,亚历山大满脸期望地看着他。

    从大体上来看,亚历山大对于军事防务力量的部署没有什么毛病。

    不过弗拉基米尔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一听这话,亚历山大不由得打起了几分精神来。

    这份计划并不是他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目前尼亚尔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两次车程战争中毛子军的指挥决策问题反思而得出来的。

    “老板,哪里还不够完善?”亚历山大带着几分惊讶之色道。

    弗拉基米尔微微一笑:“亚历山大,你的兵种是什么?”

    亚历山大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空降兵。”

    “根据你这份计划,你没有很好地把自己的特长使用上。”

    亚历山大一听,顿时满脸的尴尬,老板说的没错,他的这份计划可谓是绞尽了脑汁,然而却是没有发挥好自己的特长。

    “从武器的分配方式来看,我们在空中是极具进攻的,但在地面却是以防守为主,这样的话,即便是我们夺取了制空权,但是我们的人过不去,无法对敌人进行真正的致命打击,撑起来只能算是瘫痪式打击,这无疑让对方有足够的喘息时机,所以我觉得你们得在空降兵这种手术刀般的军兵种运用上思考一下。”

    亚历山大连忙点点头:“老板,那我将地面的装备再删减一下,多出的预算用作空降兵。”

    哪知弗拉基米尔却是摇摇头:“地面也没有必要删减,其实不知道你考虑过没有,在菲洲地区,安2运输机是非常合适的,这种飞机非常便宜。”

    亚历山大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很快他的眉宇之间变得舒展开来。

    老板说的没错,安2运输机虽说在载人量以及飞行速度远不及其它运输机,但是这款运输机却是有着它的绝对优势,那就是价格低廉,维护简单,适合超低空飞行,能够有效规避雷达的侦察……

    每一架安2的价格不过几十万美元而已,虽说安2目前已经停产了,但是在毛子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还被广泛用于民用施肥播种,特别是这款飞机上面的一些零部件无须特殊制造,可以与拖拉机等机械零部件互用。

    亚历山大越想越兴奋,兴奋的原因一方面是发掘了安2这款老式螺旋桨飞机这个宝贝,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老板居然也有出色的军事才能,这样一来,他的个人压力自然要小不少。

    “老板,您的这个提议很棒,我回头加上。”一向挑剔的亚历山大忍不住地对他投去了崇拜的目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