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古时人们相信,血是有灵魂的,因而是一种特殊的祭品。血能维持人和动物的生命,一旦失血,就意味着受伤甚至死亡,随着血液的流失,灵魂也会逐渐脱离肉体,所以古人认为血是灵魂的象征。 随着三牲之血不断渗入土地之中,好似真被快速吸干了一样。巫祝也在一旁对众人大声宣示道:“快看啊,上苍已经接受了我们的献祭,来年必将消弭灾祸,赐下福瑞。” 同时,笙箫和钟鼓的演奏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伴随着新的乐曲进入了**,巫祝几人的动作也越发的癫狂,他在祭台上不住地跳着旋舞,用来取悦神明。 周围围观的民众见此,也在乐师的乐声之中,挥舞着高举的双手,一起跟着巫祝舞动起来,随着乐曲的节点变化,向着祭台方向不断行了几个大礼。 如此,在血祭和愉神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骤了--占卜问吉。 人们在祭祀后都会向神主占卜,借以预测未来事情的吉凶。 占卜所求事无巨细,有问来岁收成的,有问战争吉凶的,诸如此类。卜筮的用途达二十余种,其中有卜财、卜居、卜岁、卜天、卜徙等。 《尚书》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 于正自不用求什么“天下大同”,但作为石城邑的大夫,黑山的一方小领主,为领地问一下吉凶,用以安定一下民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侍从取来早已准备好的卜筮甲骨,递给于正。传说占卜用龟甲乃是最为灵验的,但有些地方若没有龟甲,也可以用牛的肩胛骨、甚至动物的骨头代替。 于正手中所拿的却正是正宗的龟甲之骨,其上已经事先刻录了所问之事的铭文。 于正双手捧着这块刻满铭文的卜筮甲骨,虔诚地走到祭台中央的火盆之前,连续躬身行了三礼,之后便大声问道:“小子求问上苍,明年我黑山对狄用兵,收复失地之事,吉或不吉?” 说着便将卜筮甲骨掷入火盆之中,让它在熊熊烈火中燃烧,将求问之事带给上苍。甲骨烧灼到一定程度,薄细的骨甲便会发出噼噼啪啪的断裂脆响,形成一道道规则不一的裂痕。 巫祝就是根据这些裂纹的长短、粗细、曲直、隐显,来判断事情的吉凶、成败,以此来辨解神灵意愿。 火焰熊熊燃烧,又在巫祝的吟唱声中渐渐熄灭,一块通红的龟甲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 于正依旧一脸恭敬地站在祭台中央,虽然他作为这件事的导演,已经知道了占卜的结果,想必巫祝为了小命着想也不敢惹什么幺蛾子。所以,他只需要静静欣赏巫祝的演技即可。 巫祝将火盆中的龟甲取出,细细辨认着其上的纹路,确认着神意。很快,他就得出了答案。 巫祝站在祭台中央,将龟甲高高举过头顶,对着伸长脖子等待结果的民众们高声宣布道: “占辞已出!上上大吉!” 围观的众人顿时欢呼雀跃起来,为这上上大吉的结果再次载歌载舞地庆祝起来。只有于正目睹这一切,露出了不为人察觉的浅笑,但很快就被他掩饰下去了。 鬼神一事,他是不信的,不过很多时候,当科学道理说服不了国庶时,或许助一下神威,事情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