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中牟攻略(五)民心得失-《春秋最强野心家》


    第(2/3)页

    “皓敢不从命。”

    共皓想着上午伐木的艰辛实在怕了,为了少吃些苦,只能先答应下来再说,做了西门吉的首位门客。

    门客制度,如今在黑山有兴起之势,因为于正给的薪俸颇为丰厚,又不会克扣他们。所以手下有些财力、又没有妻儿老小要养的士人,便开始学着计察豢养起门客来。

    计察有两个识文断字的门客,可让黑山众人好生羡慕,如今西门吉也总算捞着一个,心中暗暗窃喜。

    此时,随着大量小国的灭亡,产生了大量的没落世家,这些人的子侄沦为了国庶之流。虽然受过良好的家学教育,但失去了可以效忠的对象,因而只能在各国间游荡,求取出仕的机会。

    不能出仕的,为了生计,他们便开始成为门客一类,先填饱肚子,养家糊口再说。

    某些优秀门客的俸禄,甚至比士人还要高,但是不同的是,士人是世卿世禄制的,而门客则只是雇佣关系。

    士人的嫡子还是士人,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和田地财产,继续为主家效命。然而门客的儿子只是普通国庶,没法继承父亲的位子,能不能跟主家形成再雇佣关系,还要看其能力如何。

    打个比喻,这就有点像后世的打工仔和编制人。在此时,士人便是编制,是可以世代传承的,所以更为珍贵。而门客只是一时的雇佣关系,不保子孙后代的仕途,所以即便一时待遇更优,但整体上仍然比不上士人更为稳定。

    所以门客也多是以成为世卿世禄的士人为目标而奋斗的(为了有个编制)。

    西门吉欢喜地收下了麾下的第一个门客,便让他协助卒长负责伐木事宜。

    结果,按照共皓的方法,果然运输木头变得方便了多了,大量原木从百泉河的上游流下来,被下游打在河里的木头桩子拦住,然后再由河边的民夫将它们打捞上岸。

    于是,三日后,桥东岸的营垒土墙建得愈发坚固,共邑城内的狄人更加不愿出击攻坚了。

    “子玉,你的计策很好,我军能这么快地筑起营垒,你功不可没。如今我们木材已满,伐木工作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此事,我当为你记功,等回师之后必有重赏。”

    西门吉看着偌大的营寨,坚固的土木结构墙,很是满意,不惜赞誉地夸奖了门客共皓。

    共皓则起身敬谢道:“谢过恩主赏赐。”

    “营寨既成,固守是没多大问题了,但是狄人拒守共邑,仍是一个威胁所在,若是能拔出此城就好了。”

    西门吉转了神色,又为眼前的共邑城忧虑起来。看了麾下众人,十名卒长皆是面面相觑,虽然同意但说不出个更好的办法,连谋士共皓也是一筹莫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