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何解?”家臣们一齐望来,面露不解之色。 端木容只好解释道:“因为主君仁慈,所以我们黑山上的国庶无论是种田卖粮,还是做工皆有不错的收益,相对各国的普通国庶要富裕不少,手里也有铁钱可以用来购买铁器农具。 但是各国的情况却不如黑山一般,士人、国人、野人、奴隶之间有清晰的分界。 士人最富裕,但是士人不参与耕种,自然也就不会买铁器农具。士人家中虽有奴隶需要耕种田地,但是士人们也不会好心到为奴隶们花费大价钱去买农具,只会用鞭子督促奴隶们用力干活,奴隶死了再买就成,可能还比铁器要便宜。 国人富裕度一般,亦耕亦战,虽然也要参与耕田,但是要花大价钱添置铁器农具对国人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家里有闲钱,国人们可能会用来整备更好的兵甲,这样战时不仅可以保命,甚至还能建立功勋,登上士人阶层,无疑是更划算的。 所以国人虽然可能会买,但是估计也只是少数国人。 野人大多贫穷,他们处于乡野之间,应该来说是耕种需求最大的一批人,可是他们一年的收成,大多被贵族征走了,根本存不下闲钱。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根本没有钱来买铁器农具,改善劳动效率。 奴隶更不要提了。” 端木容的话说得很清楚明白,也就是说“士”、“国”、“野”、“隶”四个阶层,除了国人有少量需求外,铁器农具在各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市场。 家臣们之前也多是那下三个阶层出来的,对端木容所说之话深表认同,士人们是最有钱的,却没意愿买铁器农具。 “那端木君的意思是?”计察也被说服了,诚心请教道。 “也只有铁制兵器的出口,才能让有钱的士人、国人们趋之若鹜。”端木容道。他的意思便是要彻底放开“铁制兵器”的出口限制。 “臣赞同此议。”一向不怎么说话的工备司主官左林突然出言,加入了端木容的一方,赞同放开出口限制。 只见他谨小慎微地言道:“我们黑山工备司所生产的铁器质量非常好,所以即便我们只是出口铁器农具,想来大多数也会被士人和国人们溶了重新锻造成兵器,甚至是礼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