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身在江湖-《大唐奴牙郎》


    第(2/3)页

    周钧:“人有三我,本能之欲当为本我,思源处世当为自我,道德教化当为超我。”

    此言一出,柳载和邵昶如同听天书一般,云里雾里。

    柳载朝周钧拱手道:“衡才可否详解?”

    周钧努力回忆着警校时期的犯罪心理学课程,里面有一堂课,专门说的是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理论。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自我是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和判断系统,超我则是文明社会所带来的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

    每个人在思考事情和做出决定的时候,无时不刻都是人格三我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所以,有人之处,自成江湖。

    这句话不仅被用来形容广义上恩怨情仇的江湖,也会被拿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中,那个狭义上的自我斗争和自我批判的江湖。

    不过,这套理论,对现代人解释起来很简单,对于唐朝人而言,却非常难以理解。

    周钧想了一会儿,决定尝试着用举例子来解释一番。

    “炎炎夏日,有旅人自远方来,口渴难耐。”

    “见那田中,瓜果沉甸,便想摘来解渴。”

    柳载说道:“不告而拿,即为窃,非君子所为。”

    周钧点头道:“那人也是这般想的,便绕着那瓜田走了一圈,却没发现主人。如此这般,他该如何是好?”

    柳载犹豫道:“可否等等?说不定农主稍后便至。”

    周钧摊手说道:“但那人快要渴死了。”

    柳载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可先食,解燃眉之急,再留铜钱,充作瓜资。”

    周钧拍手说道:“这便是了。”

    “口渴难耐、欲食瓜果这便是本我;犹豫不决、不愿偷盗便是超我;而思虑再三、先食后贾便是自我。”

    柳载和邵昶听了,恍然大悟,击股称妙。

    片刻后,柳载问道:“先前某问,倘若孑然一身,独居深山,不与他人交往,可离江湖?”

    “衡才说难,与这『三我』之说,又有何关系?”

    周钧说道:“倘若一人,素有贤才,又刚正不阿,得了官身后,见不惯那官场的种种,天天想着是否应该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邵昶听见这话,笑出声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