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咏松-《大唐奴牙郎》


    第(1/3)页

    龙尧立和一众焉耆官员去安排收储事宜,周钧得了空,打算去焉耆镇中走走,便邀请封常清同行。

    后者应了下来,又换了一身便装。

    焉耆镇守府所在的博格达沁城,是整个焉耆境内最大的城池,城内的设施和建筑,诸如客栈、食肆、互市等等,一应俱全。

    周钧初来焉耆时,曾在街中走过,但只是看了个大概,后来因为隐门之事,再也没有随意外出过。

    如今,十月见初,正是西域诸镇最热闹的时候。

    周钧走在城中的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焉耆镇中除了嘈杂人声和牲畜鸣叫,最多听到的声音却是音乐。

    筚篥、琵琶、羌笛、胡琴……除了这些常见的乐器之外,西域的民众甚至不用乐器,单单只用双手拍击,都能击打出可供歌舞的节奏。

    如此一来,无论男女老少,但凡有乐声之处,人们载歌载舞,欢笑不断。

    又向前走了一些,出了集市,周钧来到民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黄土夯实、柘杆披覆的低矮民屋,与其相比,一座十数米高的佛塔,一片占了半个内坊的佛寺就显得格外显眼。

    见周钧驻足观看,封常清解释道:“焉耆镇内,佛教盛行,祆教次之,下至民众,上至使君,一半多都是佛教徒。”

    周钧朝佛寺的大门处看了一眼,见那里聚集着数十名焉耆镇民,正在跪叩祷告。

    封常清:“那是佛教的结社。”

    周钧:“结社?”

    封常清:“西域佛教有『月别斋日』一说,即在正月、五月和九月举行三次长斋,每次长斋,佛寺都会组织结社。参与结社的民众,每次都要缴纳定量的粟和麦,作为社费。”

    周钧:“还要缴纳社费?”

    封常清:“缴纳了社费的社员,才有资格参加佛寺的长斋去祈礼求福。除了长斋以外,佛寺会为社员举办丧葬互助,还会向社员放贷钱。”

    周钧:“这贷钱,利息几何?”

    封常清:“贷钱所值,十中取二,每月一交。”

    周钧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倘若佛寺向社员出贷十文钱,每月的利息就是二文钱,一年的利息就是二十四文钱,年化率算下来就是240%。

    出家人放高利贷,利息如此离谱,比商贾还要黑。

    封常清见周钧脸色不豫,开口说道:“高宗咸亨五年五月曾下诏,春秋二社,本以祈农,如闻除此之外,别立当宗及邑义诸色等社,远集人众,别有聚敛,递相绳纠,浪有征求……自今已后,宜令官司严加禁断。”

    周钧在《册府元龟》中读过这段话,大意便是民间结社,假如只是为了祈农,那么就是正常行为。倘若聚集人群,是因为其它原因,那么官府就应该取缔这种结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