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晋和帝和赵禹有多能干,他就一定有多大的本事。 朝臣们之所以对赵行有些误解,还不全是因为素日里有什么事儿,都有赵禹挡在前头。 外面的那些人,倒真以为赵行真是个遇上事儿只会躲在兄长身后的乖孩子,一点儿主见也没有,本事更是无从谈起。 姜护啧了两声:“官家既然说让我歇几天,不要管你们这些事,我也不好太违背官家心意,非要明着跟官家对着干。 这几天我不上朝,不进太极殿,你们只管闹你们的。 但我既然回京了,韦存道大概会有所收敛,不至于那么放肆。” 说起这位兵部尚书,顾怀章脸色就多出三分冷然来:“他是兵部尚书, 兵部大小事务都要过他的手, 他是最该上折子请奏的那个人! 这个二品尚书他也做了六年多, 做尚书之前,年轻时候在军中历练过两年,后来战场负伤才回京来,供职在兵马司,又入了部,从四品郎中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要论朝廷兵制,有何不足,他本就应该是最清楚的人! 可你看看这些年他都干了什么?” 也不怪顾怀章生气。 有些人食君之禄,从来不思为君分忧。 所求一向是无功无过,庸碌着把日子混过去。 这本是很可恶的。 而另有一种人,比这个还要可恶。 就是韦存道这类。 一味的曲意逢迎,只管哄着官家高兴,顺着官家心意,别的全都不管不顾了。 在其位谋其政,他做兵部尚书,却对兵制毫不上心,似南苑每年上报的兵力部署之类,也都是草草审阅,就给了批复。 归根结底,是算准了官家的心意,才如此行事。 倒是不给官家添麻烦了。 殊不知,如此行事,埋下多少祸根,将来要生出多少的后患来。 偏偏你又不能说他是懒政,懈怠。 因为官家不会听。 官家身边是需要这种人的。 要不然整个朝廷里,全是跟官家对着干的,那也不成体统。 只能说,这个人换成是韦存道,才让人格外头疼。 “你有没有想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