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路坐在马车上闻着咸鱼咸鸭蛋的味,这感觉啊,身上都要发臭了。 眼瞅着就要进京了,黎小妹哭丧着脸问道:“大嫂,我身上是不是都是咸鱼味?” 黎大嫂还好,马上就要见到几个孩子的兴奋之情替代了这些。 “娘说京城里的东西比我们安顺贵,这些都自己带了就不用花钱去买。” 到了居住的宅院之后,来不及洗漱休息,黎大郎先去找石氏把家里的事情一五一十的汇报了。 这一趟来京,他们是做了长期奋战的准备,所以老家的东西都要处理好。 像是田地那些还好,反正村里还有族人在,冲着老三族长也会帮他们把田地那些都安排好的。 在他们出发之前, 耿大壮黎大姐夫妇到了城里,黎大嫂很是认真的把手艺教给了大姐。 反正铺子以面食为主, 总共就是做那么几样, 做多了有经验了味道总不会太差。 本来他们黎家面馆就是以熟客为主,一直在县城开着,不求大富大贵挣一些小钱还是可以的。 对耿大壮而言,媳妇娘家给予他的那可是天大的帮助,他还让自己的大小子大闺女一起到铺子帮忙。 有四个人,里里外外差不多能忙活开的。 都是自家人,特别是大姐夫妇,老实本分人。 就像娘说的,只要铺子还捏在老黎家人手上就不怕耿家的长辈使坏。 石氏听了也是满意的,主要是他们现在也还不算富裕人家,没有多余的银钱去贴补已经出嫁的闺女。 而且也不能完全只是靠着别人贴补,黎大姐自己懂得营生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里里外外七七八八的都说清楚,又差不多过了一个时辰。 石氏就让他们去洗漱休息,这些东西自有人去整理归存。 “赶了这么多天的路,也累坏了吧,去好好的睡一觉吧。” 还真是,黎老头当然舍不得也没那个钱去住客栈,哪怕是晚上也都是睡在马车上的。 这么多天下来,可不就是腰酸胳膊疼了。 别说累得不行的黎老头,就是以往一向勤快的黎大郎黎大嫂这次也都没有推辞。 黎老头自然是跟着石氏住的,而黎大郎夫妇的房间大毛四毛还有妞妞也已经提前给他们爹娘收拾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