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只是这几个月的,食铺现在生意稳定,以后每个月可以分到手的银钱肯定更多。 黎大嫂有这个信心,可是她也知道,孩子们要想在京城嫁娶这些银钱远远不够的。 已经来了京城,以后当然不想灰溜溜的滚回去了,可是要想在这里娶媳妇就必须想法子买个宅院。 弟妹托人问过了,要在京城哪怕只买个小院子,也需要一千多两银子。 吓死人,所以啊,这钱还是必须要攒着。 黎大郎眉头紧皱,“孩子们成亲爹娘会帮着准备的,你不用太担心, 手里有余钱就多顾顾自己。” 话是这么说,好歹是自己的孩子,总不能全部靠爷爷奶奶吧? 他们还是要自己手上有钱,所以黎大嫂对明年的愿望憧憬还是: 挣钱,攒钱,挣更多的钱他们可以存下更多的银两! 黎二嫂那边同样也是在数钱,黎二郎交给她的散碎的铜板更多。 近来一个月黎二郎就没有再去食铺,基本上是在外城以及京城之外附近的几个村落打转,主要是为了摸清情况。 同时也赚得了一些银钱,大部分都是铜板。 黎二郎很是兴奋,告诉媳妇:“其实有些东西在老家就是山里野生的,自己去采或者找村里人收购,也花不了多少钱。 可是如果拉到这边来,单个价钱都能翻两番,如果采购的多就是一笔大收入了。” 对于这个黎二嫂不太懂,只是问他:“从老家拉到京城,千里迢迢的路上安全吗?而且你肯定是要请人一起做,这也需要花不少吧?” “方老四有心出来做事,我打算先回去,和他商量一下。” 对于这个,黎二嫂没有意见。 不管如何,她是相信老三媳妇的人品,于是就跟着相信她的哥哥们。 黎二嫂就说道:“外面的事我也不太懂,你只要记住,凡事都没有自己的安全重要。” 而同样的夜晚,黎修平则是在爹娘房里待着。 一则是方青青有意而为之,她知道老俩口在京城过得开不开心,最在意的还是黎三郎。 朝中大事黎修平不可以跟两位老人家说,但是好歹马上要过年了,稍微聊一聊还是可以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