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王龁要扣留李建-《战国大权臣》


    第(1/3)页

    第二天,李建优哉游哉的坐着马车离开邺城,继续一路西进。

    魏国很小,无论是从国力还是从国土而言都是如此。

    仅仅两天之后,李建就踏上了韩国的领土。

    乐乘提出了建议:

    “此地不宜久留,我们还是应该全速通过韩国境内。”

    对此,李建倒是没什么意见。

    这里是韩国的最东部地区,    紧邻魏国,距离秦国最远。

    大部分村庄还是比较平静的,看起来并没有受到战火的侵袭。

    但对于李建一行想要借宿的要求,所有的村庄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拒绝。

    越往西走,路上的村庄开始变了模样。

    进入韩国的第二天,村庄之中至少还是有人居住的,不过看得出来是被劫掠过了一番。

    进入韩国的第三天,    路上经过的大部分村庄田地都已经完全荒废,有些村庄干脆还冒着烟——那当然不是炊烟,    而是战火烧过之后废墟的余烟。

    这些村庄之中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屋了。

    对此,乐乘明显十分气愤。

    “这些秦国人也太过分了,竟然把所有的人口都掳掠走了。”

    韩非的手更是不知不觉的握紧。

    李建叹息一声,道:

    “一直以来听说秦军严苛但有律法管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

    乐乘哼了一声,道:

    “所谓律法,只不过是给上面的贵族大人们看的罢了,军中自然有军中的规矩。”

    “别的不说,就以秦国人那什么‘以战养战’的方针,若是不把占领的每一处地方敲骨吸髓搜刮个干干净净,又怎么可能拥有足够的资源来让秦国人一场又一场的发动战争呢?”

    说话间,前方突然烟尘滚滚,所有人的心中顿时都是一紧。

    李建脸上表情不变,道:

    “无妨,看看来的是秦军还是韩军。”

    “对了,把我们大赵的旗帜打出去。”

    一面黑色的旗帜很快出现在视线中,很显然来的是一支秦国兵马。

    这支秦军数量上约莫千人左右,    是李建身边人手的十倍。

    乐乘带着部下们摆出护卫阵型,    和秦军对峙。

    气势是不能输的。

    一名年轻的秦国将军越众而出,沉声道:

    “尔等是赵国人?”

    李建微微一笑,道:

    “我乃赵国大行李建,奉王命前往咸阳出使。”

    “不知将军尊姓大名,可否行个方便?”

    秦将闻言,顿时有些吃惊。

    “赵国使者,前往咸阳?那你为何要走这条路线?”

    李建想了想,非常诚恳的说道:

    “因为这条路线是最快的。”

    秦将沉吟片刻,对着李建道:

    “我乃大秦偏将王翦。你既然自称是赵国使者,那你且随我前往大营,去见王龁将军!”

    听到王翦这个名字,李建的目光开始微微发亮。

    秦军大营就位于二十里之外。

    秦军主将王龁正站在大营的瞭望楼上,注视着已经被十万秦军重重围困的新郑城。

    这位秦军左庶长今年不过三十出头,身材高大魁梧,眼神凌厉。

    他雄心勃勃,想要如当年白起一般,以这一次的伐韩之战作为辉煌事业的起点。

    韩国人显然并不想要轻率的认输,在一开始用各种外交手段试图让秦国退兵无果后,    韩国人立刻就选择了过去多年以来的方阵——死守。

    从过去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只要守下去,    总是会有援军出现的。

    王龁对此自然是心中有数。

    他开口道:

    “攻城武器都已经制作完成了吗?”

    在这么多年的战争中,秦军早就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发明和制作了大量的重型攻城器械。

    一名将军道:

    “工匠们正在加班加点的制作,但若是想要满足将军要求的数量,恐怕还需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王龁淡淡的开口道:

    “把所有抓来的韩国民夫统统都派给工匠们去打下手,我要五天内制造出所有的攻城武器,否则军法处置,明白了吗?”

    就在此时,一名军官快步登上瞭望楼,朝着王龁禀报了一个消息。

    王龁皱起眉头,道:

    “赵国使者?”

    ……

    当天晚上,李建看到了灯火照耀下的秦军大营。

    黑夜中,这座大营犹如一只长着无数眼睛的巨兽,虎视眈眈的盘踞在新郑城之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