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齐国缺粮,求助李建-《战国大权臣》
第(1/3)页
听着许行的话,所有人的目光霎时间落在李建身上。
蔺相如愣愣的看着李建。
“定国君,你……”
李建哈哈一笑,带着几分自得,摊开双手。
“没办法,被你们发现了。”
“没错,正是在下。”
战国时代, 是不折不扣的农业社会。
内史,是赵国之中最重要的农业重臣。
出任内史后,李建背地里做了很多事情。
大批量的普及曲辕犁,取代了原先赵国落后的老式木犁。
大批量的普及粪肥的制作方式,教会农民用粪肥来耕作土地。
耕作工具的优化,再加上肥料的注入,增产就是必然的事情。
听起来很简单,那是因为李建从后世归来,一开始就知道正确的道路。
李建要做的, 就是带着赵国,朝这条正确的道路去走!
所以,成功的到来就很容易。
看着李建,几名重臣心情也是复杂。
廉颇大笑,拍着李建的肩膀。
“好家伙,连种地你都会。老夫还真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还有你不会的东西么?”
其他几人连连点头,对这句话表示赞同。
说到战略,李建纸上谈兵击败过赵括。
说到战术,李建教导李牧,打过胜仗。
说到外交,李建纵横诸国,无往不利。
现在,就连民生种田,李建同样也能有如此惊人的发挥。
简直就是全才!
蔺相如感慨。
“老夫突然觉得,把老夫的孙女嫁给你, 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廉颇忙道:
“老夫家里还有好几个孙女,可以当小妾!”
这个提议顿时就被李建忽略。
廉颇家,李建又不是没去过。
那几个孙女,一个个五大三粗,连男人都打不过她们。
娶回家?
别闹。
虞信同样也是感慨。
“定国君之封号,真真是名副其实!”
安邦定国,不正是李建眼下的写照么?
李牧则是来了精神。
“既然粮食大丰收已经成为定局,那我们是不是应该让参谋部那边准备一下,研究研究明年的战争对象了?”
众人一片欢声笑语,心情都是无比放松。
粮食这种战略物资,一旦歉收,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无以伦比的。
历史上,多次农民暴动起义,就是因为吃不起饭,除了造反别无出路。
华夏人其实本性很安稳,只要有一口饭吃,都不愿意拼掉这条性命去造反。
仓库里有粮食,对于李建这些统治者来说,就是最好的定心丸!
皆大欢喜中,对许行的赏赐正式确定。
封许行为赵国下卿,协助荀况大祭酒执掌天下学宫事宜。
各种财物、田地赏赐更是丰厚无比,不但许行的学生们听得眼冒绿光, 就连许行本人回过神来,都连连推辞。
“承蒙诸位赏识,但许行只不过按照定国君的吩咐做了一些事情,何德何能有这么多的赏赐?”
李建笑着摇头:
“不不不。这些都是许卿应得的,尽管收下便是!”
有了李建这句话,许行不再推辞,欢欢喜喜的收下。
许行,是一个标杆。
李建想要借此让全世界的士人都知道,赵国的唯才是举,并不仅仅局限在内政外交和军事。
农业,乃至各种其他技术方面,同样也大有可为!
有各种法律法规在,一名官员只要照章办事,就能成为合格的行政官员。
但技术这种东西,那是需要专业的知识,是具有稀缺性的。
李建想要做的,就是通过许行这面大旗,将天下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技术人才,都给吸引到赵国来。
秦国的工匠,有什么好的技术发明,也是有赏赐,甚至能当上技术官的。
但秦国工匠的所谓官职,其实也就是整个秦国官员系统之中的最底层。
而李建,可以让技术官员封卿!
卿,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顶层。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建希望,这番重赏,能给赵国多点智夫!
秋天到来,临淄城中,到处都是金黄色的落叶。
后胜的马车碾过落叶,将它们和泥土融为一体。
等到明年,新的生命就将在这些落叶滋润过的泥土中发芽。
后胜马车一路不停,直接进入齐国王宫之中。
齐王一直在喝酒,这件事情对大臣们来说已然是习以为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