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组建班底-《大唐天运》


    第(2/3)页

    第四个,算是半个诗人,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去年加入的天运司,刚结束培训课程,粉嫩新人一个。

    他原本是咸阳大户人家的仆人,常年为主人捧剑,所以名为“捧剑仆”,可捧着捧着,小伙子的异能觉醒了,手里拿着一根树枝都能释放出凌厉的剑气来。

    捧剑仆有一颗诗人的心,曾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这十六位征调的天醒者,大都是天运司低级人员,或者是闲职人员,所以征调他们不会影响到天运司的运行。

    而这十六人各有所长,分属不同部门,只要高莽加以整合,足以建立起自己的班底了。

    至于像李白,高适,王昌龄这样的大咖,高莽暂时不考虑,考虑了也白搭,因为他们都是天运司的供奉,只负责临时任务,并没有固定的编制。

    高莽其实也想过,要把萧颖士召进天运司,还有拜访过他的李华,贾季邻,而且这三人本身就有加入天运司的强烈意愿。

    可问题是,三人就算加入天运司他也很难够得着,万一分配不好反而伤到了他们。

    更何况,这三人是明年进士试的前三名啊,贾季邻还是头名状元呢。

    所以说,他们三个最好先不急于加入天运司,等明年考中了进士,哪怕只是被吏部委任为低级官员,也要比在天运司用处大得多。

    天运司若想东山再起,肯定离不开朝堂的支持,高莽需要他们留在官场中,慢慢地摸爬滚打。

    杜甫没有随同萧颖士他们来见高莽,说明杜甫更希望走仕途,而不是加入天运司。

    也好,杜甫明年落榜后会进入一段低潮期,忧国忧民的诗圣就是这么磨练出来的,有缘大家终会聚在一起。

    另一位大诗人,诗仙李太白,高莽倒也不操心,玉真公主耐不住他的央求,已经委托道友在寻找李白了。

    就在高莽召集众人,假模假式地修酿酒工坊的时候,玉真公主已然抵达王屋山的中岩台,见到了师尊司马承祯。

    茅屋外飞雪连天,茅屋内炭火正旺。

    司马承祯盘膝坐在软塌上,细细将两封信件看完,不禁发出欣慰的笑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