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百年前的老报纸,顺便记得的-《直播鉴宝:宝友你很不对劲啊》


    第(1/3)页

    “就在博物馆外面的村落里面。”

    宁帆开口,现场众人都直呼不可能。

    蒋鸿光都苦笑起来。

    “宁大师,当初挖这附近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个事情。”

    “兵马俑单个重量要超过一百千克,有些甚至达到两百千克,又是运送不便的陶器,所以选择的地址只能在附近。”

    “我们早都在附近发现了秦代的窑厂地址,地上窑和地下窑全部看过了。”

    “还有几座正在建立博物馆外围场地,要是有这个东西,不会瞒过的,毕竟里面都是一寸寸刷过去的。”

    “还发现了许多烧制到一半的兵马俑残片。”

    “都对的上。”

    “要说窑厂里面有这个,真的是不可能的。”

    蒋鸿光说完,周围的博士们也点点头印证这话没错。

    “我们几次来这边做实践,都是去窑厂那边进行挖掘和测量的,基本上达到了掘地三尺的程度。”

    “有一个甚至挖出来了战国的陶窑痕迹,要是有这个肯定不会错过的。”

    袁鹿和晚明月也跟着点头。

    “我们的学生,别的实力不确定,可是在这一点上绝对没有问题。”

    “跟我们跑了几十个地方,勘查挖掘都没有过遗漏,还数次发现核心线索。”

    说起学生,两位院士也有些自豪。

    毕竟院士很多,可是要有这个成绩的学生的院士还真的是一只手数的过来。

    宁帆听他们说话,摇摇头。

    “我说的不是那些古窑,而是现在正在使用的窑口,你们看过么?”

    “你们现在找到的基本是下河村那边的古窑。”

    “距离遗址不过百米左右,可是那边的窑址对不上,还有另外的窑址你们没有勘察。”

    “史料记载秦始皇兵马俑烧制的时候窑口近二十个,分别按照俑的身份不同来烧制的。”

    “这种方法用现在的思想来看,其实就是考虑到流水线生产后的高效和稳定。”

    宁帆未说完,一名博士生就叫起来。

    “不对!”

    “要是这样制作,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像脸部表情不一样的。”

    “这做不到!”

    “光是现在已经挖掘出来的足足有近万个人俑,这么多面容表情,就算是分摊下去,也不可能没有一点重复的。”

    “何况流水线工作,不可能没有重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