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续航让各大公司也是有些头大。 …… 【对于这一点。花猫并不是故意丑化其他公司。因为刚进入电动汽车行当,没有技术积累,功耗比差,是正常的事情。这里面不分什么大厂小厂。哪怕是奔驰宝马这些国际大厂,你没有技术积累也没用。现在很多国际大厂生产的电动汽车,卖的就是商标,实际能耗比渣的不行。 至于85kwh最初只能跑三百五十公里的事情也是真实情况。 咱们以国内十几年前b汽车,刚刚制造电动汽车的某车型为例。很大个电池包,里面装了八十二度电,最后理论续航才三百五十公里。 这就是过去发生的真实情况。 没有制造经验的电动汽车厂商早期的产品就是这个标准。 当然现在b汽车已经是世界顶级电动汽车企业了,产品路面数据也是世界一流了。但这需要时间来成长。起码十几年的技术积累是跑不掉的。毕竟不是谁都像主角一样拥有强大的主角光环 而且龙翰汽车产品能耗比要远超现在的时代。 这也是龙翰汽车能那么牛逼的原因所在。】 …… 各大公司当然都有些头大了。 如果他们想在续航里程上达到龙翰汽车的水平。 起码需要两百三十度电的电池组。 两百三十度电的电池组,还哪是什么轿车底盘,明明就是卡车底盘好不好。 关键是电池的费用他们也受不了。 因为光是电池的费用就够买好几台祥龙汽车的了。 正常人怎么可能花这么贵的价格去买车呢? 但问题是他们又搞不清楚,龙翰汽车到底是使用的什么方法, 在同等电量的情况下, 续航里程却那么惊人呢。 他们生产的工程样车,明明完全照搬龙翰汽车的设计,怎么性能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本来各大厂商的计划是先抄袭,等测试成功以后,再一点点修改,绕过对方的专利。 但现在的问题是,人家怎么设计,自己就怎么设计,结构也完全一样,但性能就是不给力。 这几乎成为了全球大多数汽车厂商都想要解决的问题。 谁都知道龙翰汽车一定有秘密。 但秘密是什么。 谁都不知道。 …… 十一月。 苏翰还在忙着测试人工智能程序的事情。 全程他一个人在忙也是忙的脚打后脑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