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核聚变之路-《回到1987年做科技大亨》


    第(2/3)页

    因为这已经不是核聚变了。

    已经是天方夜谭了。

    罗达想了想道:“苏总!我不知道您对核聚变了解多少。但全球花了几十年才把能量增益因子提升到一点几。这个时候其实已经达到了天花板了。可能您不知道,早期的核聚变,只是很简单的生成磁场。只要生成等离子体就行。

    到现则要有能力处理带电粒子沿垂直方向漂移造成的电荷分离问题。其中还有曲率漂移的解决,梯度漂移的问题。还要面临面临的等离子体能量交换的不稳定问题。等离子体离子热核湍流问题。

    高约束模式下发生的边界局域模会释放高能等离子体的问题。

    鱼骨模色散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离子体内部的问题。

    想要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没那么容易。

    极向场线圈怎么设计?

    环形场线圈怎么设计?

    中央螺线管怎么设计?

    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还有控制手段,电控系统,加热系统,离子循环控制,电子回旋,中性束注入的加热与辅助加热,低杂波电流驱动,以及各种控制通道,控制自动化等等。

    这些控制体系当中的任何一个门类和功能都由无数个小门类小功能组成。

    由此可见现在核聚变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化的体系了。

    当中任何一点点的设计想要更改。

    可能都要推翻整个设计从头开始。

    您现在知道为什么人们总说核聚变是一个永远都要五十年的项目了。

    因为现在的核聚变技术太庞大太复杂了。

    这么复杂的体系能完成q值10已经是最乐观的结果了。

    也iter建成之后别说5了,可能连3都没有不一定呢。

    至于您说的50。

    您别怪我给您打破锣!

    也许再过五十年也未必能做到。

    起码以现在全球的核聚变科技水平是无法处理q值10以上的可能性的。”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罗达不愧是华夏超环的设计者之一。

    分析的自然是面面俱到。

    其实随着核聚变技术的迭代和进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