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事成之后,一个亿……-《重生98,崛起从敲微软竹杠开始》


    第(2/3)页

    所以,回来之后,黄令仪就更加憎恶这些形式主义,整天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办公室政治上面,在她看来根本就是浪费生命,浪费国家资源。

    面对黄令仪的强势措辞,江绵恒非常不满,他是过来听好话的,又不是真的过来听吐槽提意见的。

    “总归也算是取得了一些进步嘛。黄教授不要气馁。”

    黄令仪说:“这算哪门子进步?一点应用场景和平台都没有,拿了奖回来芯片还是只能放在实验室里面,根本没办法产业化。我们国家的高科技产业链根本就是一片空白。一个科技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就是他用心血灌既的珍贵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

    几次三番的呛声,彻底把江绵恒的心情给搞坏了,他轻哼一声,说道:“产业的建立,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行了,你们忙你们的吧,我还有事情,我就先走了。”

    叶天春一听,顿时感觉要糟,赶紧说道:“江院长,那个申请经费的事情……”

    江绵恒说:“我不是说了等消息吗?”

    江绵恒一走,叶天春叹了口气,看向黄令仪,一张脸苦得就好像是要滴出水来:“我的黄教授诶,你跟他说这些干什么?微电子所本就不多的研发经费,现在得罪了领导,那更是没戏了啊。”

    其他几个人也郁闷得不行。

    “黄教授,人家过来是来听好话的,又不是来听大家发牢骚的,你这……”

    “虽然大家都知道官僚主义要不得,但是也不能说啊。”

    管璟提议说:“要不,黄教授,我们还是去跟江院长说明一下情况吧?该说点好话就说点好话,毕竟这也是关系到我们微电子所。”

    黄令仪说:“你以为说好话他就会批钱了吗?之前他不也没批吗?他们无非就是看到钱批过来又产生不了收益,找借口不给研发资金而已。”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虽然黄令仪说的是事实,但是很多时候事实总是让人难受的。

    过了几天,黄令仪正带领着自己的几个学生,在实验室里面做实验。一个学生进来说:“黄教授,我刚刚得到消息,所里面申请的那一笔经费已经明确被砍了。这一笔钱好像拿到数学所那边去了。”

    一个正在电脑上面画图的学生忿忿不平地说道:“这也太不公平了,微电子所的成绩都是靠我们做出来的,现在凭什么经费不分配给我们?”

    有学生哀叹道:“看来国内基本上已经放弃对半导体技术的自主研发了,虽然口头上还鼓励,可没钱研发什么?我们现在连做一次流片测试的钱都没有。”

    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流片”指的是“试生产”,就是说设计完电路以后,先生产几片几十片,供测试用。如果测试通过,就照着这个样子开始大规模生产了。

    可即便是这种简单的测试,也是需要成本的,不同制程工艺的芯片所花费的流片费用也是不同的。比如65纳米工艺工程批流片费用在四百万左右,40纳米则在八百万左右,而14纳米和7纳米所需要的费用则更高,分别在两千四百万以及两三个亿之间。

    由此可见,搞芯片研发是一件多么烧钱的事情。

    就在几个人议论纷纷之际,管璟推开门走了进来,说:“黄教授,你果然在这里。你跟我出来一下,会客厅有一位贵客指明了要见你。”

    黄令仪没好气地说:“这次又是哪个院的院长?”

    管璟说:“不是,是内地首富陆逸明。”

    “陆逸明?他找我干什么?”

    “不清楚,你先跟我过去吧,聊一聊就清楚了。应该是投资的事情吧。前段时间不是听说他要砸钱进入芯片行业吗?”

    陆逸明要砸钱搞芯片的事情,让在芯片行业里面苦苦挣扎的这些人都看到了一些曙光。黄令仪听管璟这么一说,便摘下自己的塑胶手套,说:“那就去看看吧。”

    她已经六十多岁了,在科研成果方面,国内属于第一梯队,本来早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是却依旧对这个行业充满热爱,坚持在一线发光发热。

    但是她也很清楚,这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不大把大把往里面砸钱,是根本不可能有研究结果出来的。她选择去见陆逸明,并不是因为她喜欢钱,而是因为这个行业需要资金。在集体利益面前,她丝毫不会计较个人得失。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就是有这么崇高的理想。

    办公室里,黄令仪看到了陆逸明。

    看着眼前面容慈祥的老太太,陆逸明的心中感触良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