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武德九年来了-《大唐皇长孙》


    第(2/3)页

    毕竟一座州县没有城墙的话,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不习惯的。

    等到以后大家都习惯了就好了。

    “师父,按照五年计划,    上海那边并没有造船作坊的修建计划,    也没有其他重要的扶持政策。

    那些商人不见得愿意去上海那边做生意呢。”

    对于李承宗把自己安排到上海县的事情,刘仁轨其实是有点不理解的。

    他哪里知道李承宗是想要让他有基层政府的治理经验,将来才能更好的坐稳大唐的宰相之位呀。

    “商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哪里有利润,他们就会朝着哪里全进。

    在上海县的头三年,各行各业都免税。

    朝廷还会给与上海县一些特别的政策,彻底的放开对商业的限制。

    那些商家哪怕是想要在上海大力的发展盐铁茶,官服都会保护他们不受威胁。

    并且你想过没有,上海县是一个新成立的县,那里没有太多勋贵世家的力量。

    到时候各地的人来到上海,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听从你这个上海县令的安排。

    朕相信上海很快就能发展起来的。”

    李承宗显然是想要把上海县当成是一个改革的试验地。

    大唐很大,要是步子走的太快,很容易出事的。

    但是让刘仁轨这个弟子出面搞一个县的改革,危险就非常小了。

    “师父,徒儿明白了,但是民部现在也是一穷二白,上海那边更是什么都没有。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徒儿哪怕是再有本事,去到那里也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吧?”

    刘仁轨也很是鸡贼。

    关键时刻,自然是想要多搞一点资源过去。

    要不然迟迟做不出成绩出来,他就难看了。

    “这个事情很简单,朝廷现在不缺盐巴,你去上海之后,先组织渔民把捕鱼业发展起来,特别是鲸鱼,如果你能让人捕捉到大量的鲸鱼,那么上海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商人下南洋。东西两市里头的各种香料的价格,你都是很清楚的。

    如果能够大量的将大唐的货物运输到南洋,然后再换回来一船船的香料,那么上海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地方。”

    为了上海的发展,李承宗也算是在全力的给刘仁轨支招了。

    毕竟刘仁轨是李承宗的弟子这个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旦刘仁轨去到上海县担任县令,朝中肯定会有无数的眼光盯着他的。

    “师父,那徒儿就先去安排安排,然后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再来请教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