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诗宴-《逍遥小驸马》
第(3/3)页
眨眼一过,又是两天,仙肴楼外的绿水江挂满对联诗歌。
还有写满文章的灯笼,一到晚上,便会闪闪发光,书气满满。
诗宴自然也是在晚上举行,不醉不归,诗词与酒都是文人嗜好。
一醉方休,豪放不羁是逼格。
吟诗作对是文采。
二者皆有才是最佳。
仙肴楼名气太大,外地来的人随便打探打探就知道。
水帘仙酿把蛇胆酒摁在地上暴打一事让各地。
而蛇胆酒早就闻名后秦,不仅汴江,淮地第一美酒的称号都是蛇胆酒的。
这不过弈世没有宣发,只有汴江人知道水帘仙酿。
袁源精明的很,知道在汴江打不过水帘仙酿,关闭一大部分酒坊和酒楼,减少生产,专心往外地卖。
他就看准弈世吃不了外地市场。
因为弈世没有势力,根本吃不下这个大市场。
要把酒运到外地,成本大。
性价比最高是走河运水路,船只平稳。
而走陆地要找官府或者镖局护送,还得防止颠簸问题把酒弄坏了。
这些,弈世一个外地人,没有势力搞不来。
确实如此,不到万不得已弈世不会去找萧大人和秦穆琼。
已经有陆陆续续的外地人来到仙肴楼,对美食赞不绝口。
就是抱怨没有酒。
“小二!上酒!”
“客官您要哪种酒?”
“给本少上龙泉仙酿,什么?没有?!你们怎么做生意的?”
此番情景,每隔一会都得重复一遍。
而晚上,巡抚已到汴江,知府叫了一堆人堵在码头迎接,那叫一个热闹。
再过一天时间,诗宴便要开始。
对汴江百姓来说,诗宴比前世春晚还重要。
并非年年一次,可能十年又或者几十年一次,错过一次之后说不定一辈子都遇不上。
到时候,整个街道都是人围观才子们吟诗作对。
想出名,趁此刻!
用文采博得巡抚、各位大儒的欣赏,从而名扬天下。
有名气,做幕僚做官都好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