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滴滴滴滴~ 急促的告警声,骤然响起。 这是危险的信号! 意味着有连续雷达波,正持续照射而来,极有可能是被锁定了。 可告警有啥用? 此时此刻的遭遇,两名秃鹫战机的飞行员早有预料。 高超音速飞行,无法打开弹舱。 就像正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汽车,打开一下车窗,便能感觉到强劲的气流,狠狠的吹入车内。 而以近四倍于音速飞行的秃鹫战机,飞行速度可不是什么每小时一百公里左右,而是每小时四千多公里。 这么快的速度下,气流冲击力得有多强? 能瞬间撕裂了弹舱舱门,让战机遭受损伤。 所以,两名飞行员不得不减速。 飞行速度放缓到了两马赫以内,这才开启弹舱投弹。 即便如此,弹舱开启和关闭的速度也非常之快,整个过程几乎一秒不到。 也只有速度足够快,才能降低气流扰动与冲击,尽可能的实现投弹零毁伤。 传统的投弹方式,是武器挂架通电解锁,让弹药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地离开战机。 但这种过程太缓慢了,耗费时间太长。 秃鹫战机是弹舱门开启的一瞬间,就将导弹弹射离开弹舱,然后舱门赶紧关闭。 可即便如此…… 从四倍音速,放缓速度,降低至不到两倍音速,然后又转向,再加速…… 这个减速投弹、转向加速的过程,自然是耗费了时间。 而那些疯了似的,合围找寻的猛龙隐形战机,它们可没有减速啊! 此消彼长,这就容易拉近距离了。 所以…… 两名秃鹫战机飞行员,是做好了要被发现、被围攻的心理准备。 但是他们也充满了信心,毕竟已经投掷了导弹,秃鹫战机已经变得更加轻盈了。 单纯比拼速度,第四代的猛龙隐形战机,根本就不是第五代的秃鹫战机的对手。 双方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依靠自身强大的电子对抗设备、强悍的加速性能,秃鹫战机完全有能力轻松逃离。 至于被拦截…… 这概率微乎其微。 秃鹫战机领先一代,高超音速飞行之时,想要投弹都必须要减速才行。 猛龙隐形战机,敢在三倍音速的情况下,打开武器弹舱?主动作死吗? 而且速度这么快,用机炮更是不可能。 机炮的有效杀伤距离,也就两三公里而已,是用来近距离空战狗斗用的。 如果能被猛龙隐形战机追到距离只有两三公里,那秃鹫战机还混个毛啊! 至于会不会被地面的防空导弹,升空拦截? 这就更不用担心了。 那些传统的雷达,根本就无法探测到秃鹫战机,更别说持续稳定的锁定,然后给升空的导弹提供目标指引了。 即便真有人发疯,胡乱发射导弹升空,想要依靠导弹自己的导引头,探测锁定高速飞行的秃鹫战机……那真是痴人说梦。 地面的大型雷达都‘看不见’,还能指望导弹那巴掌大的导引头,能探测锁定目标? 总之。 滴滴滴的告警声,完全没必要注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秃鹫战机此刻,发挥自身强大的隐身能力,又硬吃速度比猛龙隐形战机更快的优势。 这要是都逃不掉? 除非秃鹫战机突发故障了! 当然。 两架秃鹫战机是具有很强的隐身性能,但导弹可就不隐身了。 现如今的各种导弹,都是长得跟大圆棍似的,只不过尾部带方向舵。 独特的造型,就已经很容易被雷达探测锁定了。 再加上导弹的发动机,是燃烧固体燃料,短时间内迅速燃烧产生喷射动力。 数千摄氏度的高温尾流,红外辐射特征太明显,想探测不到都难。 因此。 空中的预警机、地面的雷达站,迅速发现并锁定导弹。 根据导弹的航向、速度、辐射特征等,很容易推断出大致的打击范围。 毕竟体型越大的导弹,携带的燃料越多,攻击距离才会越远。 经过火控计算机测算,发现攻击目标好像是唐龙实业集团的科研城。 可问题是…… 科研城不是还没竣工吗?炸谁呢? 有什么高价值目标,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呢? 除了吴杰夫妇俩,还能有谁? 意识到这一点,参与此次行动的空中预警机、地面雷达站,立刻紧急通报,并设法拦截。 对于最高飞行速度,可超过四马赫的导弹来说,命中目标也就三分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