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很多顾客都是蹬着自行车跨区来抢购,以至于第四天门市部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仓库和货架上的货物都补充完,货品详单贴在外面墙上,门市部外扩的房间在晾晒中,漂亮鲜艳的招牌四个方向都挂了。 已经有从南方来的货抵达,赵金明带着人去接货。 摩拳擦掌的徐成芳只呆愣愣地拿着苍蝇拍,怀疑人生! 她瞅瞅低头核算的池芸儿,蹙着眉:“芸芸,今天一上午了,一共才二十多个顾客,跟之前差距也太明显了吧?” “而且二十多个顾客,平均消费也就块八钱,一天下来销售额最多六十块?咱盈利约莫十多块钱?” 一个月下来五百块,原来对她来说觉得挺满足的,好歹能够养活五个员工。可是经历过一天纯盈利三百多、见了世面的她,对一个月五百块十分瞧不上眼了! 池芸儿轻笑着道:“你以为呢?之前三天多的时间,咱们将人家近期需要买的钱,都给挖出来了。” “而且大家伙需要适应价格恢复正常、亏大发的心态。” “正好咱们也歇歇,将事情慢慢捋顺,顺道招几个员工。” 徐成芳啊了声,“芸芸,一天没几个人,我一个都能应付了,咱们还招人?” 池芸儿笑着点头,掰着手指头说:“不仅招人,还要将医院职工家属给调动起来。” “咱们每天守着这么多的潜在客流量,没道理让人进了医院不掏钱就离开的道理呀!” 徐成芳眼睛一亮,听着好友的话,似乎又要干一票大的意思。经过消暑品换购、门市部开办,她忙得紧,但是她浑身的热血就没有冷却过。 她期待地看向池芸儿,“小池主任,您有什么吩咐?” 池芸儿眸子一转,道:“芳芳你写个增加员工的申请,两名采购员,要求年轻有力气、人灵活上进,会开车的优先;再两名售货员,年纪不能太大,也是要人灵活、能说会道,勤劳心细……” “最好都是高中学历,对了医院职工家属中,下乡当知青的人优先,但是人品一定要过关!” 徐成芳连连点头,认真地将注意事项给记下来。 “芸芸你这个主意好,很多下乡的知青学历不低,人品好、肯吃苦耐劳、聪明伶俐,就是因为工作岗位有限,才下乡苦苦没有返城的机会。” “芸芸你肯定成为大家的希望,说不定回头就有人给你送锦旗呢!” 池芸儿笑着说:“我下乡当过知青,虽然吧,我娇气没怎么干农活,可是我很了解大家伙下乡的状态。” “一身的知识没有丁点作用,还要被本地人嫌弃干活不行,吃得不好住得不舒服,太憋屈了。” “他们缺少的就是一个机会。往后这样的机会多着呢,”说到这里,池芸儿狐狸眸子突然一亮。 她笑着道:“可以让家属们给下乡的知青去信,就说不管是不是高中学历,都有望参加咱们的招工考试。” “考试难度跟高中毕业联考的差不多,小学毕业生也能参加。考试通过就会录取,而且机会很多,让大家准备充分。” “还有呀,咱们这次招考面对职工子弟,但是以后的名额,一半归职工子弟,一半归总医院之外的知青们。” “咱们是简单的门市部售货员吗?那可是京都总医院所有员工代表,让每个来的病人和家属们,感受到咱们医院职工的高素质……” “而且很多事情,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没法展开……” “所以呢他们要埋头苦学……” 呵呵,池芸儿推测出来卞玉敏跟自己拥有同样重生的机遇。江子实想要攀附村长一家,取得工农大学兵的名额。 他本来快要成功了,奈何他贪心不足蛇吞象,竟然还想要毁了她,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别说工农大学兵的名额了。 村长肯定要被撸下来,而且卞家和江子实都要面临被张厂长家的报复。 没有了这次机会,卞玉敏肯定会让江子实参加高考的! 不过呢,卞玉敏不能将高考给明确说出来。 那江子实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随便翻几页书,确实比其他人考前几个月才得知消息准备的强多了。 只是,池芸儿直接拿着工作如此巨大的诱惑,来激励知青们奋发图强地学习。 京都总医院职工,哪家没有五六七八个孩子? 响应组织的号召,家属院里下乡的知识青年太多了,分布在全国各地。 有他们作为引子,相信劳作疲惫、前途无望的广大知青们,肯定能嗅出点什么。 “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报名人数多不要紧,只要分数高、基础扎实,就有出头的机会!” 所有知青都卷起来,江子实还能出头吗? 他考个专科、普通本科,回来都恨不能缩起来吧? 徐成芳深以为然,“学习总是没有错的!” 池芸儿又道:“除了我说的四名能够转正的招工名额外,还需要不少干零活的,面对得仍旧是职工家属,人品好、家庭负担重的优先。” “咱们门市部进货渠道和价格都有了,不能只局限于这一间屋子。咱们还得走出去兜售!” “像是一些大家伙最需要的东西,都要摆上些……” 她连连将池芸儿说得话给记下来,然后整理出一份申请书,急吼吼地往院长办公室跑。 医院领导们巴不得有招工名额呢,一听说从职工家属中下乡的知青中筛选,也没有二话,章盖得十分干脆。 得到批准后,徐成芳马不停蹄地去办公室,写了一份通知,检查好几遍,确定所有事项都包含进去,洋洋洒洒三页纸! 她又将通知复印了许多份。 徐成芳捉摸着大中午门市部没几个客人,就没急着回去,而是骑着车子将通告贴在单位里各个公告栏上。 当然还有家属院,就连医院院墙四周,她都没有放过! 光是鲜红纸上招工二字,就足够拽住众人的脚步,全都疯狂般围上来,在看到优先录取知青等字样,他们眼眶泛红,细细地记下通知上的重点,脚步匆匆往家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