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姑臧(求订阅!)-《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一旦魏军先行搜刮了军粮,再入河西诸郡,那么大汉的军队基本只能干瞪眼,除非愿意抢夺当地百姓的口粮。

    但即便抢夺百姓的口粮的话,汉军粮草也是难以长久提供,还需后续粮草供给,并且还会把凉州百姓推向魏军。

    毕竟从陇右运粮到前线,路线长达千里之遥,派兵少了没有用,派兵多了粮草难以供给。况且还有沿途曹魏郡县也会阻挡一二,那时蜀军的兵力也会分散,短时间内很难再与张郃大军相抗。

    对于大汉而言,合适的办法就是大汉平定凉州东部诸郡县后,屯粮以待明年,进军讨伐张郃。但安顿下来的张郃,必会联合凉州西部诸郡及西域诸国,为他驱使作战,或供给粮草,以抵抗汉军。

    不过,郭坤迟疑半响,说道:“将军,此计虽好,但我军深入西陲,远离中原,我军将士思乡心切,届时逃离大军,我军又如何为之?”

    张郃扯了扯肩上的毛毯,沉声说道:“我军有士卒万人,但其中近半乃是辅兵。我军因先挑选六千精锐,严明军纪,再行告诫他等若逃离,则中原家人必受株连。至河西后,再以重利赏之便可。”

    “敢问将军,我军剩余四千辅兵如何是好?”郭坤问道。

    张郃见篝火微弱,往里又放进一块木材,淡淡说道:“此时两军军粮皆有不足,四千人口粮并非小数。将四千辅兵留于此地,让他等向蜀将王平投降,为我军消耗蜀军军粮。”

    郭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应道:“诺!”

    张郃叹了口气,抛弃四千辅兵,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大军缺粮,将四千人的口粮省去,则可有富余些许。若不舍弃,待大军深入凉州之后,加上这四千人,大军将会更加缺粮。还不如舍弃辅兵,保存精锐,最大程度上的保留主力,毕竟辅兵可到当地方郡县上征召凉州本地农夫。

    至于消耗蜀军军粮,则是另外一面思考的内容了。

    顿了顿,张郃从怀中掏出书信递给郭坤,说道:“至于撤向何处,杨刺史有建言,此乃其早些送至的书信,厚德可看。”

    “杨刺史有言,以为我军可撤至姑臧,而是杨刺史则继续坚守金城郡,两城相互呼应,以待时变。不知以载德之见,以为如何?”

    郭坤接过书信,浏览半响,说道:“姑臧城城高且深,外有谷水绕城,乃凉州门户,我军撤至此处坚守,并无不可。只是坤恐汉军会断绝两城之间联系,毕竟姑臧至金城有七百余里之遥,两军想要呼应难以又难。”

    闻言,张郃看着眼前渐渐势大的篝火,感慨说道:“杨刺史刚烈,不欲退却。杨刺史欲以手上的六千士卒,坚守到大司马军至,或汉军退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