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调动-《三国:汉中祖》
第(2/3)页
嗯!在曹叡兵退之后,刘禅便把安康郡一分为二,安康西部仍为安康郡,东部为上庸郡,二郡都从益州之中割让出来,并入荆州版图,和南阳、义阳、南乡、襄阳郡合计有六郡之数。
治所在南阳郡的宛城,刺史为鲁芝,荆州都督为王平,任命魏延为新任的关中都督。南阳太守为句扶,把守荆州北部防线的洛阳、颍川之敌;廖化担任义阳太守,防御荆州东部防线的豫州汝南之敌,
至于为何把关中都督王平委任为荆州都督,原因在于蜀汉大部分将领出生南阳地区,根据三互法的限制,根本无法担任荆州都督。而且荆州地处魏、吴交接地带,非心腹大将不可守,能满足如此苛刻的条件,也就只有王平了。
毕竟黄权长期坐镇关中,让更具有大将之才的王平挪挪位置也是不错。
霍弋面对的舆图,挠了挠头,说道:“若按陛下之言,退吴人之军,我军大军南下,但凡逼退樊城之敌,届时襄阳难攻,吴人若不敢与我军野战,其将退也。”
孙权喊着想退兵就是这个道理,吴军虽然没和汉军交过手,但他却与魏军交过手。那一次安丰之战,把孙权的心理阴影打出来了。特别是大军抵达合肥周围,田豫抓住时机,让魏骑冲杀,把孙权的吓得不轻。
如今的敌人可是连魏国都畏惧一二的汉军,是故孙权心里也是打鼓。但是由于东吴数次击败过蜀汉,加上汉军劳军远征,在心理上亦还有点优势。
刘禅指了指舆图上的樊城,说道:“不如以樊城为饵,吸引吴人北上围攻,届时大军分从东西二侧向南包夹孙权,将其围歼于襄阳城下。”
在摆弄襄樊二城沙盘的诸葛亮,说道:“以吴人用兵调度观之,其应欲先下樊城,封锁汉江,切断襄、樊呼应,致使襄阳不攻自降也!而今樊城兵不过千余人,吴人举大兵包围数十日,今樊城兵危,若让吴人得樊,襄阳不攻而克也。故陛下之策甚危,当慎之又慎也。”
襄樊二城之中,世间之人大部分把目光放在了襄阳的艰险上,因樊城无险可守,忽略了樊城的重要性。
以兵家地理而言,襄阳与樊城的关系当为唇齿关系,樊为唇,襄为齿。若先攻破樊城,如牙齿无唇,襄阳安能独存?
如关羽北伐,其战略目标就是在襄阳,但由于襄阳难攻,调整战略目标,即攻克下无险可守樊城,用水路断绝用水路断绝襄阳,襄阳城不攻既克。是故这也是为什么曹仁坚守樊城,而不是屯住襄阳城。
但是的话,对于南方政权而言,其核心所在在于襄阳城,樊城只是他们军事攻防的桥头堡,能守则守,不能守则撤至襄阳固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