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大明二六二式栓动步枪(求月票)-《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第(2/3)页

    子弹才是最耗费钱的。

    毕竟无烟火药的生产和火帽的生产以及金属定装子弹外壳都是需要大明当今最高精度的机械加工设备来完成。

    尽管如此,    朱由检还是下达了全体换装的命令,而且要求的是在崇祯二年后半年这半年时间里,完成整体换装。

    这意味着几十万支性能优良的前膛枪就会被遗弃。

    如果扔了,    那就是极大的浪费了。

    于是,    煌夏商会提出了购买的遗愿。

    每一支火枪,他们都以三枚银元的价格采购,只是采购枪支,火器制造厂还是在大明帝国军器局手里掌管着。

    因此,大明帝国随时可以断绝供应,那么煌夏商会就不能真正掌握火器贩卖这个业务。

    这也就排除了风险。

    于是在军器局将这件事上报皇帝之后,马上就和煌夏商会达成了一致。

    煌夏商会采买这么多武器,当然不是要建立私人武装。

    就是为了赚钱。

    周边的国家,比如朝鲜,扶桑等,不少人都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明国的这种火器,和明国先进的前膛枪一比,他们手里的火枪简直就和烧火棍没有什么区别。

    但之前大明帝国是严禁这种火器出口的,就算是被淘汰的版本也是一样。

    现在则不同了。

    新式的火枪性能碾压现在列装的前膛枪,就算是对方全部列装最好的前膛枪,在大明帝国的军队面前,也会被打得怀疑人生。

    当然,    这件事国外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

    因此,煌夏商会依旧可以用极高的价格将这一批火器卖出去。

    首先找到的武器贩卖对象不是别人,    正是大明帝国的扶桑第一良民,    尾田次郎,李卫。

    曹变蛟带领船队在二月初到达苦兀岛,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对整个苦兀岛的占领。

    期间两次击败前来苦兀岛的扶桑船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