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奠基仪式-《我真的不想当学霸》


    第(3/3)页

    颜柠,也正式从水木大学辞职,宣布加盟‘华夏九龙大学’,而‘华夏九龙大学’也宣布正式聘任颜柠为正教授。

    “张教授,欢迎归国!”刘一辰一脸欣喜地上前和这位中年男子握手,这一位正是杨震宁的大弟子张守晟,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大拿。

    张守晟今年刚50岁,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1980年赴柏林自由大学就读硕士,1983年进入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博士,师从杨老。1993年年仅30岁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物理系教授,1996年年仅33岁被斯坦福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这一位,是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华夏海外物理学家中的顶尖存在,在理论物理中也是名声不小。

    有他加盟‘华夏九龙大学’,那‘华夏九龙大学’物理系就有镇系之宝,稳如泰山。

    “刘教授客气了,能够加入这么一所大学,也是我的幸运!”张教授笑着说道。

    刘一辰不由心中暗暗感激杨老,这段时间,得利于杨老相助,‘华夏九龙大学’从海外招聘到了78位教授,其中有八位是杨老的弟子。这78位教授,除了物理领域外,还有其他领域的。

    而这些教授,又介绍了245位教授、副教授。

    可以说,比刘一辰自己联系的都要多得多。

    从中也就可以看出,杨老的深厚人脉和巨大影响力。

    可以说,这段时间好消息不断传来,让刘一辰每天心情都不错。

    对他而言,能够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那些没办法用钱解决的事才是真正的事。

    张教授看着年纪不到他一半的刘一辰,心中感慨非常,因为刘一辰不仅去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刘一辰也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知道,刘一辰在物理上的造诣并不比他低,而这还是因为刘一辰并非专心于物理的研究,刘一辰身上的第一个身份,是数学家,而不是物理学家。

    可现在,刘一辰却是在数学以外,作出这么大的成绩。

    以前,他们哪怕有心回国,但是却始终没有回来,一来是因为国家在基础领域的投入相当有限,他们能够选择的就那么几个,实验室方面也都差了一大截,所以留在海外更有利于他们的研究。二来则是巨大的待遇差距,往往相差就是十倍左右,他们哪怕不考虑自己,也得考虑自己的家人。

    而现在,刘一辰完美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比如张教授,被聘为终身教授,年薪高达200万元,折合起来就是30万美元,再加上其他待遇,比如住、配车之类,待遇还在海外名校之上。

    至于实验室,‘华夏九龙时代’要建的实验室,可都是世界顶级实验室,他们在这里也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也正是如此,才有那么多留在欧美国家的人才,放弃绿卡、那里的国籍,选择回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