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李靖进宫,托着宝塔的天神-《满朝奸臣,你让朕怎么当千古一帝》


    第(3/3)页

    李靖一愣,顺着李乾指的方向望去,在脑海中推演一番,发现果然如此。

    这个计策似乎能完美地解决禁军遇到的难题。

    “陛下……”

    李靖张了张口,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试图在其中寻一些破绽:“长江之上还有吴国的水军,若运粮的漕船被他们截获,那岂不是危矣?”

    李乾也皱了皱眉头,吴国能一路打到郢都去,其水兵在其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吴国的战船在长江上所向披靡,很少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运粮的漕船又是没有战斗力的船只,若遇到吴国的战船,要是不投降受俘,那就只有被击毁沉江一条路。

    李乾思索了片刻,缓缓开口道:“吴国的水兵永远是个大问题。”

    “就算禁军攻取了吴都,若依旧有水兵余孽留在长江中作乱的话,朝廷的漕船还是无法开运。”

    李靖也颇为认可地点点头,若是这些水兵覆灭了,那吴国将再无还手之力。

    他们那点陆上兵马只能乖乖受朝廷宰割。

    李乾思索了片刻,还是轻轻摇了摇头:“若实在不行,便可将禁军分散为十数股,陈兵北岸,尝试渡江。”

    吴国的水兵虽然厉害,但相比朝廷禁军,数量终究还是太少了。

    只要他们分散开来防守朝廷的兵马,各地的数量就会缩减到一定地步。

    “同时令衡山、江夏等郡的漕船出发,沿长江而下。”

    李乾皱眉道:“只要有一地水兵前去拦截漕船,禁军便可顺势渡江。”

    李靖也听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水兵再厉害,也有不能完全离开岸边。

    等禁军渡江过后,攻占了水兵的筑地、港口,那些没有补给的水兵除了投降之外,别无他路。

    只要有一路禁军渡江,就能慢慢蚕食,最后一举将其拿下。

    李靖也缓缓点头,这样的话似乎比强渡的损伤要小许多,而且一旦分散,禁军的战术也能更加灵活。

    只要有一处能渡江登岸,就能带动全局,应当比合力攻击一处要好。

    “陛下,臣回兵部商讨后,再来向陛下轻视。”他没有立刻下决定,而是决定回去再斟酌一番。

    李靖的神色有几分凝重,不管结果如何,今天倒是让他见识到了皇帝陛下的本事。

    据说这位陛下自小就长在深宫中,可就是如此,胸中韬略竟然也丝毫不逊色与一些在外面征战多年的将领。

    隔着千万里,还能分析清楚吴越的局势,看清楚对战双方的优劣……

    李靖觉得,自己这趟不虚此行。

    李乾也轻轻点点头,笑着道:“大司马慢走,朕就不送了。”

    “臣告退。”李靖躬身后退几步,随即向门外走去。

    这次谈话,李乾没有提李渊他们三个掌握兵权的人,李靖也像是忘了一样,根本没有提起。

    ~~

    荥阳。

    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并未影响到百姓们的生活。

    黄河南岸,中牟县。

    天上飘来几片阴云,挡住了炽烈的阳光,但却挡不住百姓们的热情。

    河岸边劳作的百姓们气氛热烈,热火朝天。

    有的挥着锄头和铁锹,卖力地挖着引河,有的则搬着运来的石料,在石匠的指挥下堆砌起大堤的雏形……

    但不论做什么工作的,这些百姓们沾着泥水、沟壑纵横的黝黑面容上,都带着一种叫希望的光芒。

    很难想象,这些百姓来干活根本没有银钱报酬。

    远处,一个身着金钱褂的胖子正和一个老头漫步于堤坝旁,他们身后还远远跟着几个朝廷的小吏。

    “和大人,咱们那位陛下当真是好手段啊!”

    郑谌笑眯眯地望着身侧同行的和珅:“这么麻烦的流言,陛下居然能反其道而行之,并且还能以一人之力,把其他所有人的谣言反击的一败涂地,让那些人不得不认输,实在是……啧啧……”

    他摇头晃脑地不断感慨着。

    和珅也想起这几天从京城传过来的那些消息,即便他一个二百多斤的小胖子,听了都忍不住一阵面红耳赤。

    “郑老,这个……饭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啊……”

    和胖子还在努力地尝试着为他的陛下挽回一点清誉:“这些话也不见得是陛下让人传的……”

    “哦~”郑谌一怔,随即捋着胡须哈哈大笑了起来,表示理解。

    “和大人,在下懂,在下什么都懂,不必解释。”

    和珅恨不得给他老脸上来一拳,你懂个锤子?

    只不过和珅也明白,这事儿确实不太好解释。

    按照官场的惯例,如果一件事儿实在找不到幕后主使是谁,那么得利最大的人一般就是幕后主使了……

    ------题外话------

    感觉最近写的有些寡淡,要好好整理整理大纲,数理下剧情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