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府正门对面的茶摊前。 顾顺扮作的伙计来到张易安和元先生面前道:“请问是张易安张公子吗?” 张易安抬起头,满脸疑惑道:“我是,您认识我,找我有什么事情嘛。” “是这样的,我是顾少掌柜派来的伙计,少掌柜让我给你送些书来。 他说你要考取功名,需要读很多书, 有些书在外面很难买到,公子他特意拜托了知府大人,弄来了这些书。”顾顺边说着,将手里的包袱打开。 张易安看着里面大小摆放整齐的书籍,受宠若惊道: “这怎么好意思呢,易安现在寸功未立,一直接受顾公子的恩惠,实在是夙夜兴叹, 害怕辜负顾公子的托付。” “我家少掌柜说了, 这些都是他专门为张公子准备的,不过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恩小惠,还望张公子不必放在心上。”顾顺道。 “请替我转告顾公子,这些书我就暂时收下了,等我看完之后,就会立刻还给顾公子。” 旁边的元先生望向打开包袱,里面各式书样数不少,包括诗、书、周礼、礼记、大学、中庸等传统的四书五经,还有像是被称为春秋三转的左转、公羊传、吕梁传等春秋注解。 他拿起了摆在最上面的一本礼记,赫然发现都是工整誊写的孤本,在正文旁边都配备着详细的解释,应该是出自德高望重的大家之手,价格必然不菲。 在这些书里面,他还看到了两本与众不同的书,一本叫鲜卑志,另外一本叫巨灵神历史功德记。 这两本书对于寻常的读书人来说,应该相当陌生。 大齐建立后,科举考试虽然照例继续举行, 不过选拔的汉人比例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为了加大鲜卑人在朝廷的人数,进一步隔绝汉人,朝廷同一次科举,将会开设两场考试。 一场是以诗书经义等传统四书五经为基础的考试,另外一场则是对鲜卑的历史、习惯、风俗、信奉神灵等鲜卑文化的考试。 两场考试的侧重不同,由于汉人对鲜卑文化知之甚少,所以每年因为鲜卑考试而名落孙山的人不在少数。 大齐朝廷也是希望借助此举,让更多的汉人了解鲜卑的文化,将汉人逐渐同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两本书,便是鲜卑考试的参考书目,鲜卑志是一本史书,讲述了鲜卑自大兴安岭崛起以来,历代鲜卑王治下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了改朝换代, 定鼎中原的大齐皇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