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少顷。 正堂内。 二人分宾主坐定。 “子敬先生,素闻您性格豪爽,仗义疏财,曾经大量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深得百姓敬慕,如此仁德之举, 在下心中敬佩万分。” 苏毅目视鲁肃,拱手抱拳道。 鲁肃出身豪族,可却非常爱惜百姓,年轻的时候更是视钱财为粪土,大肆变卖家产,施舍流亡的百姓。 心怀仁德,又怜悯天下苍生,苏毅不禁在想, 这样的仁人志士, 怎么就没能成为蜀汉集团的一员? “怀恒先生过誉了。”鲁肃轻微摇着头,露出和善的笑容:“据我所知,那日景山一战,先生是为了百姓的生死存亡,这才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去抵御追来的虎豹精骑,为苍生如此舍身犯险,若说仁德,先生胜在下多矣!” “子敬先生言重了。” 说着,苏毅起身为鲁肃倒上一杯热茶。 “周公瑾任居巢长时,因缺粮而忧虑不已,是先生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予,这才解决了周公瑾的大难题,要知道,三千斛可不是一小数目。”苏毅返回坐定,继续说道。 当时, 鲁肃家中有两个圆形大粮仓, 每个里面装着三千斛米。 这一送, 就是一半的存粮,气度如此之大,令人惊叹。 “那些粮放着也是无用,不如交给公瑾,让他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鲁肃用茶盖拨了拨飘在水面的茶叶,含笑道:“说来也是有趣,正是因此,公瑾对我万分感激,时常寻我一同饮酒,我二人这才结为好友,共谋天下大事。” “如此说来,子敬与公瑾,倒也都是善饮之人。”苏毅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与此同时,苏毅心中暗道,看来,鲁肃与周瑜经常凑在一块喝酒。 就是不知道二人若是喝上自己系统里的现代白酒,会不会如同张飞那般,要跟自己称兄道弟。 下一秒钟,苏毅转念一想。 周瑜与鲁肃可是智谋过人的主,哪能像张飞那样, 因为几瓶酒就和自己称兄道弟。 “难道,先生认识公瑾?”鲁肃抬起头,疑惑道。 这段往事鲁肃并没有跟外人提起过。 而现在苏毅一字一句说得这么清楚,想必是周瑜说了出去。 也就是说,难道苏毅与周瑜相识? “在下认识周公瑾,周公瑾却认不得我。”苏毅为自己斟上一杯茶,开口说道。 “哦?”鲁肃微微诧异道:“此话怎讲?” 苏毅抿了一口杯中茶,稍微润了润嗓子。 接着,他望向鲁肃,滔滔不绝道: “周公瑾出身世家大族,容貌俊美,精通音律,更有‘曲有误,周郎顾’此等歌谣流传于世,当真是风雅! 再者,周公瑾文武兼备,有雄才大略,孙伯符遇刺身亡后,江东形势岌岌可危,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 那时,孙家基业仅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余之地皆尚未归附,危难之时,是周公瑾站了出来,建议孙将军占据江南,拥兵观变,并确立割据江东、独立建国的战略方针。 可以说,若是没有周公瑾,也就没有现在的东吴,如此英雄人物,在下当然认得。至于在下,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周公瑾又怎会认识?” 听到这,鲁肃心头微微一动,他站起身,原地踱了几步,继而开口道: “怀恒先生切勿妄自菲薄,景山那一战,先生竟能以三百步卒战退曹操数千虎豹精骑,以少胜多创造奇迹,可谓是天下震动。再者,水镜先生司马徽更是对你推崇备至,要知道,水镜先生有识人之明,他看对的人,必定非同小可,异于常人。 在下以为,先生既然身怀安邦定国之策,降兵斩将之才,何不前往江东,与我同事吴主,江东坐拥六郡之地,孙将军又极敬重贤士,先生如若身在江东,定能大展宏图,成就不世之功。” 鲁肃的口才确实好,言语议论如悬河泄水,滔滔不绝。 听罢,苏毅登时目瞪口呆。 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鲁肃这次前来,竟然是做说客,要自己投靠东吴。 苏毅不禁在想,难道说现在自己的名声,竟有如此之大,连孙权都心生招揽之意? “子敬,这番话单单是你的意思,还是?” 苏毅站起身,注视着鲁肃,下意识地问道。 “不单单是我的意思,孙将军与周公瑾亦是如此。”鲁肃上前一步,来到苏毅身前,含笑道。 “子敬先生!”苏毅执着鲁肃的手,慨然道:“汉室倾颓,天下纷乱,先有董卓祸乱宫廷,又有曹操把持朝政,身为大汉江山的忠臣良将,理应承天扶汉,兴复汉家江山。 今刘皇叔乃汉室之胄,自起兵以来,时刻以中兴汉室为己任,你我皆为汉人,如若子敬与我同事刘皇叔,共图兴复大业,待功成名就之际,定是名垂千古之时!” 话落,鲁肃沉默下来。 这怎么一下反客为主,被苏毅游说起来? “这,怀恒。”鲁肃沉吟片刻,继而摇头道:“我受孙将军厚恩,怎能轻易相背。” 苏毅微微一笑,开口道:“在下心中亦是此意。” 投奔孙权,绝对不行! 这一点,苏毅早就想了无数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