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好,我想找铁大山,你能帮我通传吗?”在东山书院虚掩的门口,铁全富看到一个守门的老伯,上前礼貌地问。 “找人啊?!”老头眯了眯眼睛,看了看铁全富,“你是谁。” “我是铁全富,铁大山的爹。”铁全富说道。 “哦,那你等等,一会儿,书院放假了,会出来的。” 于是,铁全富退到一旁等待着,看着周边的几所书院,有不少书生出来,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孔,一幅书生的打扮,令他想起七八岁大的大山也曾这样。 书生的打扮,那时穷,买不起发簪,大山便用小小四方布棉布扎着发髻,提着自己用竹子编的书笼,每天自己往返于镇、村之间去读书。 小小的他,从来没有喊过苦。 而他的六弟却能拿着银子在镇上租房子住,因为六弟不喜欢和大山同住,他便任大山自己每天来回。 娘骂得厉害,他做儿子的不敢反驳自己的娘,他做父亲的不曾出言为自己的儿子说过一句,反而夫妻二人压着大山向三弟承诺不用租房。 再后来,娘和六弟不喜儿子读书,便让他们夫妻劝说大山回家,大山不答应,三弟也不答应,结果娘让他和程氏向大山下跪,逼他发誓言,不再读书,回家学做泥器。 从那以后,铁大山沉默了,不再像以前那种把自己学的,读给他和程氏听,连带小山也沉默了。 那一声爹叫得毫无感情。 或许,从那开始,大山就开始恨着他这个当爹的,直到青山和小妹被卖给春心堂,他暴发了,他一拳把他打倒。 从此,他们四兄妹,不再喊他一声爹。 在镇上,小山更是字字如刀插进他的心肺,当时的他只觉得羞恼,恼小山忤逆自己,一走了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