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疑点重重-《夜虎》


    第(2/3)页

    “弄把钳子来,把这箭给弄断了,带着这么长一截,往救护车上运也废事。万一不小心碰着,那回头……”张矿长倒是不怎么慌乱,指挥着人在刘所长上救护前要把那支碍事的箭给处理一下。

    等种纬和李局长两人挤进人群,来到刘所长眼前的时候,已经有人把那支箭给钳断了。种纬没等别人伸手,直接把那支箭从钳断它的人手里接了过来。

    这截断箭大约有个二十公分左右,大约0.6-0.8公分粗,竹制,箭尾夹着不知什么鸟类的两片尾羽,被修整得整整齐齐准的十字形分布。由于箭尾的竹子是劈开的,所以箭尾有一个十字形的缺口。而箭尾的杆上缠了细密的尼龙线,用尼龙线的把这两片尾羽紧紧的捆扎在箭杆上,然后又用胶把这几圈尼龙线和箭杆紧紧的缠在了一起。

    尽管只看到了这支箭的箭尾,种纬却已经可以用规矩来形容这支箭的箭了。很明显,这根羽箭是由专业人士做出来的,而且做这根箭的人应该是做老了这东西的,否则这技术不会这么成熟,而且成熟到了像个艺术品的程度。仔细看那几圈尼龙线,还可以发现这几圈尼龙线因为使用的时间年深日久,已经变得有些黄褐色了,显然这支箭可算是件老物件了。

    最终这支箭还是没能在种纬手里保留太长时间,等到在几名警察手里转了一圈之后,这支箭就被交到了李局长手里边。然后等刑警队的人来了之后,这支箭便被交给了刑警队的人,当做了证据。

    刑警队过来的时候事先已经有了准备,他们把饭店里的电源引过来,在山林边的树上装上了几个射灯,把个小山丘照得亮如白昼。然后每向前搜索一点,就会有专人举照明灯随着勘察现场的人往前走,看起来倒是规矩仔细得紧。

    在他们的寻找上,那支射在树上的箭很快就被找到,并且启了出来。不过这次,这支箭没有传到众人的手上,直接被刑警队的人小心的装进了证物袋中。这样做是为了保护这支箭上可能有的指纹,否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件证物,再被哪个不长眼的人把上面的指纹破坏掉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虽然没能把这支箭拿到手里,但种纬和李局长他们却有幸近距离的看到了那支箭。那支箭的箭头是雁形箭头,并不是常见的锥形箭头。按照有经验的人讲,这种箭头确实是红山县常见的打猎的人用的箭头。因为这种箭头张开的两个刃口可以切割目标的肌肉组织,让目标尽可能快的失血,所以打猎的效果很不错。而且由于这种箭头构造简单,且成本低,最受普通打猎的人喜欢。

    而据知情者介绍,红山常见的箭头除了这种雁形箭头外,还有一种更常的锥形箭头。不过那种箭头虽然成本更低,但杀伤力却比较小。好在那种箭支由于用料比较少,所以重量轻,射程远一些,但只能用来对付山鸡野兔之类的小型动物。至于射中刘长岭的那支箭是什么类型的箭头,只有医院取出来之后再说了。

    除了这支箭头之外,刑警队只在山坡上发现了一些杂乱的脚印,其他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最后为了谨慎和起见,也为了排除不想干的人,凡是上过山坡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印模。能不能最后识别出好个刺客的脚印,就看刑警队的人了。

    不过据饭馆的负责人说,由于这个小山坡就在饭馆前,因此平时经常有来旅游的人在饭前饭后从这里登山眺望红山湖的美景。甚至不光是游客,饭馆里的一些年轻人也常常跑到山上去打电话和散步,这样一来,估计从脚印方面找出线索的可能性也不太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