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乌托邦对接-《驱魔少年:断罪之书》


    第(3/3)页

    终于要回去了……斯诺欣慰的闭上了眼睛,他相信下一秒自己将看到现世的景象。

    “前方出现时空乱流……方舟坐标发生偏移。”

    斯诺:“……我尼玛!!!”

    “骗你的!”

    露儿的声音带上了几分戏谑,原来人工智能也会开玩笑的嘛!

    十几秒钟过后,斯诺黑着一张脸坐到了自己的船长位上,此刻透过方舟的监控投影,他已经可以看到现世的情况了。

    “然后呢!我要怎样回去。”

    斯诺的声音听起来臭臭的,刚刚被人工智能戏耍一番受了点惊吓,让他着实有些不爽。

    “乌托邦正在寻找锚点进行对接!”

    露儿破天荒的开了个玩笑之后,便回归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接入空间是一件非常细致且麻烦的事情,而且也需要挑选一个合适的地点。

    经过在外空间的一番搜索,露儿选择了将乌托邦停靠在一个斯诺颇为熟悉的地方——莱茵公国的上空。

    “这可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斯诺坐在屏幕前面,兴致勃勃的看着已经重新修建完毕的那个港口。

    “记得把动静搞小点啊!”

    斯诺还记得当初“伯爵”给他的建议,所以又特意提醒了一遍露儿。

    “安心吧!船长,不会引起其他人注意的。”

    话是这么说的……

    很快,中心控制台上的不死船员们便开始分工合作,为乌托邦方舟的空间对接进行准备。

    但是乌托邦方舟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不算内部的折叠空间,他外部的长度已经超过了50公里,这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一座中小型城市

    所以,空间的融合与挤压,还是在当地引起了一些特别的印象。

    因为严格来说,所谓的空间对接就是让乌托邦方舟硬生生的挤进来而已。

    只不过因为这条船的本质是独立空间,所以一般人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不死船员们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空间融合开启,第一引擎运转正常,转入虚空推进状态,功率降低至7%。”

    “连接数据对接,第二引擎运转正常,转入入虚空推进状态,功率降低至7%。”

    “空间隔离层运转正常,对接正常……警报!发生意外轻微碰撞,乌托邦第三隔离层未被击穿。

    空间对接继续运转。”

    下方大厅里,传来了不死船员们机械却有条不紊的声音。

    虽然看起来很让人安心……

    “那个……确定没有引起什么特别的动静吗?”

    斯诺一脸怀疑的,看着下方城市中的一般民众们,似乎正在变得慌乱,因为好多人看上去就像是在逃跑一样。

    “方舟空间开始对接,预计需要一个小时,安心船长先生,这是正常现象……”

    露儿的语气听上去一本正经。

    “异常现象?好的,我马上就派人过去。”

    考姆伊挂下了电话,然后有些头疼的揉了揉眉心,刚刚莱茵公国的驻扎部队,又发来了新的汇报。

    整个莱茵城的上空全都变成了紫色,甚至天空还被撕开了一道裂缝,虽然仅仅持续了几秒钟,但仍然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它。

    搜索部队有人推测,这极有可能是野生【innocence】引起的异常状态,所以希望总部那边能够派出驱魔师过来查看一下。

    可是眼下没有多余的人手啊,近两个月黑色教团正在重新编制所属的驱魔师,打算以元帅为核心,构建系统性的驱魔部队。

    现在教团内部压力很大,到底要派谁过去呢?

    “我去吧!哥哥。”

    李娜莉将一杯咖啡放在了考姆伊的面前,抱着托盘轻轻地说道。

    嗯!这一次咖啡终于是热的了。

    考姆伊犹豫了十几秒钟,然后轻轻的点了点头。

    “也好,如果莱茵那边有情况要第一时间汇报,不要擅自逞能哦。

    对了,教团出了新规定以后,一个人行动的话,可以不用穿团服了。”

    说完之后,他就在在心里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李娜莉似乎仍然没有从打击中完全恢复过来。

    这一次就把任务交给她,权当出去放松一下心情吧。

    眼下莱茵公国那边,附近还是有很多搜索部队驻扎的,暂且算得上是黑色教团划出的一块安全区。

    “嗯!那我就出发了,考姆伊哥哥。”

    李娜莉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个笑容之后变回去收拾行李了。

    “果然戴上了……唉!斯诺你这家伙……要是还活着,就赶紧回来吧!大不了我允许你和李娜莉稍稍拉近1cm的距离。”

    考姆伊看着李娜莉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头上戴着的那个新发卡,应该就是斯诺临行之前送给她的吧。

    那个卑鄙的小鬼,送完李娜莉礼物之后就这么消失不见了,可恶啊!

    “对了,露儿我刚刚听到下面的汇报,乌托邦方舟好像发生了碰撞,没关系的吧。”

    斯诺好奇的问道。

    “没关系的,大概只是飘荡的陨石之类的小玩意儿,这点小碰撞完全不值得一提。”

    露儿的声音听上去自信满满,这个“人工智能”好像越来越人性化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