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工业国的战争(十一)-《文明破晓》


    第(2/3)页

    不过石原莞尔也不能算是强词夺理,如果真的是何锐在背后捣鬼,就一定会露出马脚来。何锐的确与中国外交部长见了面,而且日本方面在做外交攻防推演的时候,评估过中国外交使团或许会顶住压力,不在巴黎和会的协议书上签字的可能。

    此次北洋政府派遣的官员都是学历高,品行上佳,风评很好的外交官。这些外交官们是非常在意自己的羽毛,不肯沾染污点的人。

    而这也是高桥是清对牧野伸显颇为失望的原因,高桥是清并不想看到现在发生的事情,中日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不好。中国对日本的敌意越来越高,这样的敌意不仅影响了中国市场对日本的开放,也影响了日本吸引中国投资的可能。从政治的角度,这是决不能接受的结果。

    偏偏牧野伸显的确引发了这样的结果,而中国民众此次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决绝,让高桥是清都觉得有些不安。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这些民众把矛头指向了北洋高层,并且采取了如此激烈的手段。

    段祺瑞,章宗祥都是日本花费了不少力气培养的中国国内的人物,现在发生的事情让日本花费巨大投资培养的亲日派名声扫地。为了山东利益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值得。

    而且高桥是清还是觉得何锐在此事上并不清白,或许是何锐用了更巧妙的手段挑动此事呢?

    何锐如果知道老熟人高桥是清这么看自己,一定会称赞高桥是清有政治家的眼光。虽然何锐因为知道了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强烈程度,所以没有故意煽动民众。但是在中国外交代表团上,何锐是下了点功夫。

    当然,此时何锐并没有高调的加入到这场激烈的民族运动之中,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到强化东北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的组织和引导之上。在现阶段,何锐需要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有赵天麟等人出面,东北学校的学生们并没有游行,更没有闹事。通过对时局内部原因的讲述,北洋政府在东北学生中的声望已经一落千丈,合法性荡然无存。何锐觉得当前目标已经达成。北洋政府是一定要打倒的,现在的学生在几年内就会成为东北政府的基层骨干,在解放整个中国的战争中,何锐可不想让这些基层干部中有人认为北洋是正统。

    东北大学已经恢复了正常教学,课业结束之后,法律系的李洪光背起厚厚的书包离开了教室,没多久,李洪光就领了一人到了寝室。此时寝室里已经等了不少人,听闻有京城来的同学,更多人跑了过来。大家都想听听京城那边具体发生了什么。

    来的同学叫李俊宇,见来了这么多同学,李俊宇心情激动,站起身讲述起了成千上万的京城学生和民众上街游行,冲进赵家楼,把化妆成日本人的章宗祥抓住痛打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