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八章 徐家军&岳家军-《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坦白从宽嘛!
但凡如实交代,没有太过罪大恶极错过的,徐还都从轻处置,宽厚之名不胫而走。
这些得了徐还原谅的将官,从今往后自然对徐驸马死心塌地。
百姓们对孔彦舟之死,则是拍手称快,一个既投降金贼,又勾结叛匪的将领,确实罪大恶极。
这两年来,荆湖百姓前后多次遭受兵灾之祸,而今心里的火自然全都发泄在孔彦舟身上。
也正是因此,徐还才有凌迟孔彦舟的底气,民意不可违嘛!
以此为由,再加上一句荆湖临近南蛮之地,民风彪悍,为重典方可震慑人心,利于稳定大局。
亦是祭奠艑山阵亡的两万将士,告慰他们在天之灵,以安军心。
两次叛国的罪名,孔彦舟不会得到皇帝和朝臣的任何原谅和同情。
当然了,擅用凌迟之刑,肯定会被攻讦有违仁德,过于残忍云云。
反正早就落得徐阎王的名头,徐还也不在乎。
身处前线,关乎兵权的重大事项及时通报,犯上一点无伤大雅的小错误,为人显得有瑕疵,没什么不好说。
单纯听话或是会打仗的将领,皇帝未必喜欢;
既会打仗又听话,皇帝必然器重;
如果再有点缺点,把柄,皇帝用着才能安心。
……
处置过孔彦舟之后,徐还立即着手整顿荆湖军务。
当然了,这件事是拉上岳飞才能名正言顺,否则就有以权谋私之嫌,可能遭到猜忌。
而且徐还也有个想法,趁此机会让岳家军和徐家军一起成型。
杨幺之乱这等小事只是疥癣之疾,真正棘手的还是金人,未来抗金北伐才是重中之重的关键。
岳飞得知此事,欣然同意。
他暂时不知道徐还的想法那般深远,只是觉得荆湖兵马混乱,确有整顿必要。
有孔彦舟这个借口,一切顺理成章,只要完成之后报备枢密院即可。而今的枢密使赵鼎是个好人,对于国之利之时都十分支持。
荆湖的兵马完全重新洗牌,涉及到了很多的人利益,但是将官们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多言一声。
连续几场大战的胜利,给徐还与岳飞积累足够的底气,两条过江龙的威慑太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