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〇章 群起弹劾-《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岳飞的奏疏一到,临安城里有一群人惊喜不已,拍手欢呼。

    大敌当前,徐还竟然在岳州城里大肆欢宴,流连女色。

    旁人劝谏竟置之不理,甚至与岳飞公然争吵,将帅失和。

    荒唐,实在是荒唐!

    一群官员看到奏疏的时候,一边愤愤不平,一边却满心欢喜,如获至宝。

    终于逮到机会,抓到了徐还的罪证,这下看你往哪逃?

    弹劾!

    从第一份弹劾奏疏开始,三日之内,垂拱殿的御案上已经摆了厚厚一叠,总计一百二十八份。

    相同的内容——弹劾驸马徐还。

    当弹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就要爆发,朝会之日,群起而攻之。

    上朝之前,侍漏院里,参知政事范宗尹与秦桧站在边缘之处,正在聊天。

    “会之,你可有上疏?”

    不用多说,上什么奏疏大家心知肚明。

    秦桧摇头道:“不曾上疏。”

    “会之怎么不动声色呢?”

    范宗尹不解道:“你回朝之日,徐还对你多有质疑与为难,眼下良机,不可错过啊!”

    “这个…话虽如此,但我能回朝,也是因徐驸马攻陷楚州,若是…难免会有恩将仇报之嫌。”

    范宗尹狐疑地看了一眼秦桧,干笑道:“会之知恩图报,以直报怨,实乃君子之风。

    只是你对旁人客气,旁人未必这般待你,何况我等身为臣子,军国大事,当秉公办事,会之三思啊!”

    “相公所言极是。”秦桧略沉吟,笑着答允。

    “这就对了嘛!”

    范宗尹笑道:“没上疏不要紧,今日朝会必定提及此事,倒也不迟…会之乃礼部尚书,言辞颇有分量,良机不易,切莫错失。”

    说罢,范宗尹便笑着离开,又有旁人攀谈起来,多半又是良机难得一类的话。

    站在原地的秦桧却心中冷冷,看着确实是良机难得。

    但是……

    秦桧有种直觉,这件事不那么简单。

    徐还是什么人,他是有了解的,不至于离开临安,到了岳州变得如此荒唐。

    虽说是少年人,难免不羁,失了约束可能会有放任之举,但徐还未必会如此。

    试想一下,一个从会宁府单枪匹马带着柔福帝姬南归,数千里路坚持闯过来,这样的人性格何其坚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