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秦桧忧,挞懒愁-《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数月之前,他便写了密信给挞懒,请金军早做准备,及时出动。

    可许久以来,金军毫无动静,生生让徐、岳二人毫无后顾之忧地在洞庭湖平叛。

    杨幺主力尽失,还能支持多久?

    秦桧有些焦急,甚至有些恐慌,所以再度提笔给挞懒写信。

    在杨幺完败之前动兵,还来得及,即便不能歼灭徐还、岳飞所部,至少能将其困在西垂。

    只要徐还回不到临安,自己就是安全的,也就有更多的时间来运作,巩固地位,暗中对付。

    徐还领兵在外,长期无法与皇帝见面,还能圣宠不衰弱,信任不移吗?

    信任一旦有所松动,只要稍加手段,哼哼…

    秦桧嘴角浮起一丝冷笑,笔尖快速在纸上划过。

    ……

    秦桧的第一封信函,完颜挞懒自然收到了。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自己这步棋走对了。

    秦桧此人堪用,也听话,即便南归宋国身居高位,也没有刻意摆脱自己的控制,一直保持联系,发挥作用。

    出兵川蜀、荆襄,夹击徐还、岳飞,秦桧的建议很不错,时机正好,也符合金国的利益和战略。

    但想要推行却很难!

    不出所料,从楚州归来之后,他完颜挞懒确实得到重用,在朝中掌握大权,却无法一言九鼎。

    小事还倒罢了,但凡推行大政方针,掣肘相当多。

    年初之时,他提议的与宋国议和。

    别看宋国江南、江淮两战获胜,但挞懒深悉宋国君臣的一贯作风,见好就收,此时和谈恰是时机。

    可惜有人反对,其中以四太子兀术的反对最为强烈。

    战败之后和谈,岂非让人觉得金国怕了宋国,不得已才和谈的?此举坠了大金国威,断不可行。

    主战派的将领们揪着这个理由,拒不答应。

    这个可以理解,兀术在江南吃了大亏,损失惨重,一心惦记着报复,不答应和谈也在情理之中。

    但几个月之后,宋国爆发杨幺之乱,秦桧来信告知,请金国出兵合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