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 奉节策-《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三峡本就多险滩急流,又是秋季江水回落之时,溯江而上多有不便,亦有风险。

    因而舟船在昭君故里秭归靠岸,大队人马改由陆路前行。

    沿江峡谷之地,道路崎岖难行是必然的,却也只能忍着,逐步适应。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话可不是白说了,三峡或许还算不错,未来要面对的川陕古道,想来更为艰难,而今也算是提前适应、训练。

    一路也着实辛苦,故而到达白帝城之时,徐还命令大军就地扎营,休息两日。

    趁着难得的空闲,徐还则与司马靖一道,四处游览一番。

    毕竟,奉节白帝城乃三峡第一名城,历史悠久,风景名胜不少。

    “遥想当年,夷陵之战,刘备野心甚大,可惜兵败,不敌陆逊,着实可惜。”

    “是啊,因而才有了白帝城托孤嘛!”

    司马靖沉吟道:“驸马,你可知刘备托孤之时,曾声称刘禅若无才,孔明可取而代之?”

    “确有此事,不过以刘备的为人,应当不是真心,更多应该是试探…警告吧?”

    司马靖点头道:“那是自然,要不然孔明先生也不会立即诚惶诚恐,俯首下拜,含泪表忠,承诺尽心竭力辅佐刘禅了。”

    “刘备或许是一方豪杰,但刘禅…虎父无犬子这话放在他们家不合适。”

    司马靖沉吟道:“驸马,倘若你是诸葛孔明,会不会取而代之。”

    “孔明虽在蜀汉权倾朝野,却未必有能力取刘禅而代之。”

    “如果他有这个能耐呢?”司马靖目光灼灼,看向徐还。

    “哼哼!”徐还笑了笑:“先生何必试探我呢?诸葛孔明一腔忠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实让人敬佩。

    不过说到‘忠’字,要看忠于何人了?还以为,大局为重,天下为重,民族为重,黎民为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