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末将吴璘拜见国公。” “将军快快免礼。” 徐还仔细打量这位名震西北,名垂青史的猛将。 不到三十岁,但出于这个年代的习惯,留着短髭,身材壮士,神情坚毅,却也掩藏不住机敏锐气。 早就想要与吴氏兄弟会面,却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相遇。 吴璘笑道:“没想到国公竟突袭和尚原,大获全胜,可喜可贺,亦让我等惊喜非常。” “时机稍纵即逝,也是仓促决定,按理说应该通知你们,相互配合的。” 徐还笑道:“不过一方面来不及,再者,我相信唐卿(吴璘表字)能够坚守好仙人关,说与不说没区别。” “多谢国公信任。” 吴璘也是聪明人,心中有数,笑道:“事关重大,国公严守机密是应该的,却不知国公是怎地率兵从天而降的?” “唐卿不妨猜猜?” “秦岭道路众多,末将不知国公走的哪一条?” “文川道!” “难怪…” 吴璘恍然道:“文川道荒废日久,金军没有防备。不过,这条道也最是难走,也最为冒险,而且还是寒冬时节,国公和将士们辛苦了。” “冒险辛苦有何妨?拿下和尚原,都值了。” “没错,此战歼敌数万,还夺回了和尚原要冲之地,秦陇火烧眉毛的危局总算暂时缓解了。” 吴璘赞道:“国公眼光长远,胆识过人,出奇制胜,末将佩服。” “你也做得很好,换了旁人,昨晚那个架势,顶多死守关隘,可不敢轻易杀出来。 至关重要的一点,你坚守仙人关,否则即便我过了秦岭又能如何?只会是羊入虎口,大散关所有的兵力都将后路尽失,陷入绝地。 唐卿啊,你才是此战最大的功臣。” 徐还此话并非无的放矢,奇袭成功,固然是司马靖妙计,以及自己运气好。 但从整个大局而言,仙人关才是最为关键之处,吴璘之功,绝不在小。 “国公谬赞,末将不敢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