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九章 绍兴元年-《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交战以来,宋国阵亡的将领不在少数,整个宗室几乎全部被俘,宋庭上下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去岁江南之战,大军倒也有所斩获,比如拔离速、突合速等人,都姓完颜,乃是金国宗室。
但他们身份资历相对有限,并不十分解气。
完颜娄室就不同了,此人不仅是金国宗室,也是大部落首领,又是统兵一方的大将。
虽说没有在战场上将其斩杀,但将其打败,令其忧愤而死,比之直接击杀更加大快人心。
这里面,有一份羞辱在。
三军士气大振,朝野也是一片欣然,就连皇帝赵构都为之开怀大笑。
完颜娄室一死,金国三太子完颜宗辅按兵不动,不敢轻易出战。
粘罕、兀术始终没能突破襄阳,淮水沿岸,挞懒也寸步难进。
秋冬季节,金国发起的大规模南侵,虽不曾说失败,但至少毫无进展,大宋并未有严重损失。
这个结果,实乃年终岁尾最大的喜讯。
加之夏天平定了荆湖杨幺之乱,半壁江山而今格外稳定,这一年都显得十分完美。
徐还与岳飞,这两位名将无疑是今年大宋最大的功臣,但前提是皇帝识人之明,有人得当。
官家英明神武,策略得当,用人有方,这些足以记入史书帝王本纪的功劳簿上。
平定荆湖是二人之功,而后一个在川陕,一个在荆襄,成功阻击金军,打造大宋边防战线,堪称是柱国大将。
按理说,赏罚分明,当论功行赏。
不过朝廷暂时并未提及此事,毕竟战事才过半,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并非论功合适时机。
说句不好听的,前半程战事如火如荼,胜利在望,后面万一不小心吃了败仗,功过之说如何定论?
为了避免尴尬,暂且不提,待战事结束,班师回朝之后在再做封赏最为恰当。
再者,赵构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似乎有些封赏太甚了。
徐还、岳飞二人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国公之位,接下来有功劳该怎么加封?
比如徐还,关中之战倘若全胜,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是肯定的。如今正三品的云麾将军,多半得升任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至于实际职务,恐怕至少得失枢密副使,同时还得推恩妻子。
往后立下的功劳越多,封赏也就棘。
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赵构突然发现,徐还的功劳似乎有点大……
功高震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