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五章 复仇的银术可-《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绍兴元年的战事,率先在荆襄打响。
四太子兀术,不满于数月以来毫无进展的局面,亲率大军朝襄阳杀去。
与岳飞在汉水岸畔,展开激战,互有胜负,暂时相持不下。
完颜希尹就是在此时到达南阳的,元帅粘罕大军就驻扎在这里,为兀术保障后勤供应。
见到粘罕,希尹首先转达了完颜挞懒的和谈态度。
粘罕并不觉得意外,挞懒是金国朝中主和派的代表,在战事不顺时,有此等想法不足为奇,他甚至有赞成之意。
前两年主要是兀术等人南下征战,无论是掠夺财赋,还是掌控地盘,自家元帅府没多少好处。
相反兀术、宗辅等人越发壮大,反而为金主吴乞买利用,成为牵制,掣肘自己的帮手。
至于此番愿意南下征伐,主要是冲着徐还来了的。
当初的幽州之耻确实太丢人,无论如何也饿咽不下这口气。
若不能一雪前耻,也会影响到自身威望与地位。
但遗憾,金军错过了荆湖之乱的最佳契机,不仅没讨到便宜,大军出征,兵分三路却毫无进展。
尤其是西路军,完颜娄室战死,损兵折将,实在不是好兆头。
此等情况下,和谈并非不可。
当然了,时机很重要。
如果开春之后,金军在战场上能有所胜利,占得优势,提出和谈,宋国上下自然求之不得。
在谈判桌上,金国也就能提出更多要求,占据更多利益。
可如果战事焦灼,甚至落於下风,谈判就会丧失主动性。
倒不必担心宋国主战不和,绝无可能。
见好就收,赵构难道会拒绝吗?
不过谈判少了筹码,这条款和利益分割,宋国难免就占据主动了。
因此,这是个颇为尴尬的局面。
眼下无法决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大胜,则一气呵成,灭了宋国。
小胜,则和谈。
焦灼或败退,那是最糟糕,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兀术已经出击了,也不知他能不能击败岳飞?也不知从哪冒出这么个宋将来,骁勇非常,难以对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