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七章 先条件,后结果-《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3/3)页

    如今,金国不过是暂时失利,本身依旧是庞然大物,国力强盛,兵锋强大。

    大宋尚没有与金国争锋,一决胜负的实力。

    理由很多,貌似也很充足。

    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如今局面还不错,要珍惜,见好就收。

    至于北方的土地,反正已经丢掉了,暂时收不回来似乎也无伤大雅,何必念念不忘,让江南也没好日子过呢?

    虽然没有明言,但很多人其实就是这样一个态度。

    朝堂之上,为和谈之事吵的不可开交,沸反盈天。

    皇帝赵构不免眉头大皱,他暂时不好表明态度,这时候都需要有人站出来,让百官冷静一下。

    赵构的目光投向了两府的宰相,枢密院赵鼎的态度很明确,是主战的。

    吕颐浩与张浚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一贯主张似也是主战,武将嘛,就是靠打仗为生,哪里肯轻易罢兵。

    最终赵构目光落到的秦桧身上,问道:“会之,你意如何?”

    众人看向秦桧,心里不由都想起秦桧初次回朝时的说辞——南自南,北自北。

    那么,秦相公肯定主和喽!

    “回官家,臣觉得主战、主和都有道理。”

    这……

    说了等于没说,好似与一贯主张也不同,这是要和稀泥,还是……

    只能秦桧续道:“诸位适才也都言及,无论是战是和,皆有利弊,臣以为,究竟如何选择,当理性看待,不论结果,先看条件。

    北伐胜败,一是前线将士作战,二是后方粮草补给。

    连续数年征战,淮南、江南、荆湖等地皆遭战火,尚未恢复。

    而今秦陇、荆襄两处大军补给全部依赖蜀中,一年半载或许可以,长此以往,蜀中恐怕也难以支撑。”

    虽未明确表明态度,但言下之意其实是有偏颇的,秦桧还是一如既往主和,不过提出了一个重要理由,前提条件。

    粮草!

    大宋这两年战事太多,南方半壁江山虽然富庶,但遭遇战火涂毒,尚未恢复。

    钱粮赋税确实已经入不敷出,这种时候,似乎确实不宜再“穷兵黩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