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旁观渔利的西夏-《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3/3)页

    西夏已经出现过多次少年国主,当年的李谅祚被没藏太后、没藏讹胖压制;李乾顺父子则被前后两位梁太后摆布。

    经历过晦暗的傀儡岁月,李乾顺自然不希望儿子再有类似遭遇,那样对皇室,对国家都没有好处。

    好歹等儿子长大成年,能够大权在握,能够面对眼下复杂的局势。

    延续百多年的局势说变就变,不可一世的辽国突然间就灭亡了,累得长子……唉!

    女真人崛起的太快,宋国…和西夏对抗百年,虽说一直积贫积弱,却也不至于不堪一击,没想到在金军面前,竟然不堪一击。

    东京城破,宗室几乎被一网打尽,全部被俘,耻辱不堪。

    更惨的是国土沦丧,赵构已经逃奔到了江南,金军险些打过长江,彻底灭了宋国。

    好在关键时候,出现了一批将领力挽狂澜。

    对此,李乾顺是乐见其成的。

    三国鼎立,相互牵制一直是西夏的生存之道,宋国若是灭亡,金国庞然大物,会放过西夏吗?

    宋金交战,两虎相争对西夏才是最好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嘛!

    因此宋国驸马徐还与金国三太子完颜宗辅在关中大打出手,李乾顺一直坐山观虎斗。

    所没料到的是,原以为的持久战变成了一边倒的速战速决,完颜宗辅竟然接连战败,甚至被彻底赶出关中。

    陕西路又变成了宋人的天下,宋金两国还因此搞起和谈,这个局势……

    宋辽澶渊之盟后,两国许久不闻兵戈,倒是纷纷掉头向西,经常与西夏大打出手。

    宋金媾和,对西夏实非好事。

    至于宋国收复陕西路,从大局上看,好似并非坏事,夏金之间便不接壤,中间等若有个缓冲地带。

    可是,宋国在陕西路坐大,对西夏意味着什么呢?

    毕竟是百年宿敌,而且西夏趁机侵吞了不少宋土,十余万大军驻守西北的宋国会善罢甘休吗?

    李乾顺满心疑虑之时,侍从来报:“国主,金使求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