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二章 身在金营心在宋-《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1/3)页
开府仪同三司,镇军大将军。
这个结果,可谓是意料之中,徐还一点都不意外。
封赏是肯定的,去也必会有所控制,越是往后,虚衔、荣衔会越来越多,实权反而多有限制。
虽然一直在尽力避免,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遭受猜忌已经不可避免。
无论是自己还是旁人,无论是否而有二心,皇帝只要不傻,肯定会对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大将有所猜忌。
皇帝与臣子之间,牵涉到地位权力时,哪怕是骨肉至亲,也不会有“信任”二字。
古往今来,不可避免。
除了继续小心翼翼,减少帝王猜忌及其伤害外,更多需要开始准备自保手段。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种感觉一点都不好,徐还不想到时候那般被动。
尤其是柔福帝姬专门来信叮嘱韦妃一事,让徐还顿觉紧张。
此事有些太过突然,金国没有答应,实属自己之幸。
与此同时,也敲响警钟,那可是一枚定时炸弹。
万一哪天,金国突然将韦太后放回去?该当如何?
原本历史上的柔福帝姬可没有什么好下场,原因正是这个韦太后。
柔福帝姬若有闪失,自己岂能安然?
无论如何,徐还绝容许妻子、儿子有任何闪失,所以此事必须早做准备。
孟太后算是一步棋,徐还与柔福帝姬对其百般尊奉孝敬,除了孝道之外,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个自保凭恃。
而今孟太后已经视柔福帝姬为亲生女儿,只要她老人家在,就会护着“女儿和外孙”。
而且作为扶持赵构登基的伯母,孟太后在朝野和天下的威望与地位,远远超出侍女出身的韦妃。
哪怕韦妃回到临安,只要孟太后在,她也必须屈居其后,甚至未必能成为太后。
大宋的制度就是如此,哪怕是皇帝的生母,也轻易不得为后。
仁宗为尊生母李宸妃为太后,与大臣们拉锯战了好多年方才如愿。
哲宗生母朱氏,一直梦想着成为太后,但太皇太后高滔滔不同意,到死都未能如愿。直到徽宗赵佶登基,才追封为太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