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徐还出门之时,亲兵已经引着种家兄弟进门。 “拜见国公。”兄弟二人恭敬行礼。 “贤昆仲不必多礼。” 徐还及时伸手,将正欲施礼的兄弟二人搀扶起来,笑道:“走,湖畔凉亭,坐下说。” 东湖之畔,凉亭之中。 侍从送上茶水之后,徐还方才道:“论理到关中之后,该去神禾塬祭拜种老将军,奈何战事吃紧,军务繁忙,一直没能有机会。” 虽说是客套话,但种家兄弟亦连忙道谢。 “家里都还好吗?” 种洌叹道:“婶娘也随伯父去了,而今孝期已满,舍弟亦从江南归来,家眷已经安顿妥当。 恰逢国公击败金贼,收复关中,而今有抗击西贼,我们兄弟希望能来出一份力。 不愧种氏先祖,亦是报效大宋,希望来日有机会……为伯父报仇。” “好,种家满门忠烈,种氏子弟果真好男儿。” 徐还欣然道:“贤昆仲前来,如虎添翼,还求之不得,待击败西贼,来日……宋金虽然和议,但你们应该明白。” 有些话不用多说,大家心里都清楚,宋金之间迟早还会开战。 只是…… 为种师道报仇,找金国人没错,可…经略相公忧愤而死,与宋钦宗、李邦彦之流不无关系。 冤有头,债有主,这笔账到底该算在谁头上呢? 不过封建时代,作为臣子,哪怕被昏君坑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绝不敢有丝毫怨怼之语。 种洌道:“我等省得,而今西贼入寇,我们兄弟希望在国公帐下,略尽绵薄之力。” “好!” 徐还猜想,种家兄弟此时前来,兴许是有求军功,重振种家声望的打算。 靖康之前,为抵御金军入侵,调西军东进抗金,在河东太原府,以及东京两地,西军损失惨重。 种家将的家底几乎全部折损,而今有机会,飘零的种家子弟自然想要寻机再立军功,重振家族声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