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八章 今日一别,盼君早归-《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有劳先生。”

    徐还抱拳,转身再度叮嘱道:“再兴,凤翔府就交给了你了,若彤和司马先生一家,除了旁人,我不放心。”

    “国公尽管放心,你对再兴有再造之恩,定保护夫人和先生一家周全。”杨再兴信誓旦旦,已经完全以徐还的私人自居。

    “嗯,辛苦你了。”

    徐还转而对司马靖道:“先生,我意让若彤和尊夫人留意下,从关中官宦人家选个良家女子,为再兴说门亲事。”

    闻听此言,杨再兴黝黑的脸庞微微有些泛红,有些难为情。

    司马靖笑道:“再兴啊,你家眷失散于战乱,难以寻觅,如今也老大不小了,该成个家了。”

    “嗯…”

    司马靖笑道:“放心,黄夫人和内子定为你挑个好娘子。”

    “谢国公、先生,也谢过两位夫人。”杨再兴挠了挠头,虽有些难为情,但还是欣然应下了这门亲事。

    “还有一件事…”

    徐还沉吟道:“本来论理应该去一遭府州,顺带见见耶律余睹的,现在看来…恐怕不方便了。”

    一个被皇帝急召回京的将帅,前去百年将门军阀的老家,会见外邦大将,这些举动太过敏感。

    和契丹人的联盟,临安或许已经察觉到,徐还需要做的有意淡化这个盟友的存在,,所以此时断然不能见面。

    “国公先走吧,圣命难违,折彦质、折彦野都是深明大义之人,想必他们能够理解。”

    司马靖道:“至于契丹人,国公最好修书一封,交付萧高六转呈耶律余睹、契丹公主,略致歉意,也好有个交代。”

    “嗯,倒也不急于一时,还要看看西贼的反应。”

    ……

    西夏那边终于传来消息,在默契停战半月以后,谁也没有打破微妙的平衡。

    李乾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诸多不甘,决定暂时罢兵言和。

    两路主力战败,士气低沉,陇山、横山、萧关要塞尽在宋国手中,难以突破,不放弃又能怎样?

    使臣到来的时候,徐还也欣然同意,条件是西夏继续向大宋称臣,使用大宋年号、历法。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条件,西夏不必再有实质性损失。当然了,今次称臣,大宋不会再有岁赐。

    李乾顺答应了,是火器将他打怕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