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九章 周岁稚子为外援-《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借用此事试探官家的态度,到底是借题发挥,打压徐还,甚至问罪?抑或是旁的心思。

    功勋卓著的将领,往往容易受到猜忌,被人故意构陷。

    昔年战功赫赫的狄青大将军,得胜归朝之后被人污蔑,说什么家中狗长角,状若麒麟;半夜家中隐有红光,甚至把东京大雨的责任归咎在狄青身上。

    这些似似而非的说法,其实都是帝王前兆,说白了是污蔑狄青有谋逆之心。

    最终导致狄青罢枢密使,忧愤抑郁,接连遭遇惊吓,英年早逝。

    徐还昨日之举,等若抛出了一个口实,让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不必再煞费苦心是杜撰诡异之事,可以直接借题发挥。

    正好借此机会,看看有多少人跳出来,也好早有准备。同时试探赵构的态度,了解其猜忌程度。

    当然,这么做是有风险的。

    但徐还有把握,赵构不敢把自己怎样,至少在生命安全和地位上没问题。

    刚刚在西北立下大功,若被苛待,岂非寒了前线将士之心?西北那群骄兵悍将会怎么想?

    岳飞、刘光世、韩世忠等大将还在前线领兵,若徐还出事,他们又会作何感想?

    堂堂驸马,官家的妹夫都受到如此苛待,他们的下场又能好到哪里去?

    这样的风险,大宋朝廷都承担不起。

    更何况,赵构哪怕不念旧情,也该考虑下皇室形象,对自己立下汗马功劳,并无大过的妹夫下手,天下人怎么看待他?

    皇族宗亲难免寒心,后宫里的孟太后恐怕也不会答应。

    正是有这些凭恃,徐还才敢如此高调,做出与郭子仪和光同尘的截然不同的举动。

    因为,他还有别的考量。

    “别忘了秦桧!”

    张俊和秦桧是有来往的,难保不会同流合污。

    而且秦桧此人心性手段卑劣,心怀鬼胎,极可能包藏祸心,宛如毒蛇一般伺机而动。

    “我们一直密切关注,有动向会随时禀报。”

    裴元衍沉吟道:“明日八月初一,是朔日大朝会,如有动作,他们极有可能明日朝会上动手。”

    “八月初一,真是个好日子啊,他们要是旁的时候动手,我还真有顾虑,但明日…”

    徐还笑了笑:“且不管朝会结果如此,明日承嗣周岁,当好好庆贺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