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六章 失控的感觉,忽视的力量-《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2/3)页

    据说修建文澜阁是徐还的意思,但发展到今日规模,应该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吧?

    秦桧不相信有人可谓未雨绸缪到这个地步。但不得不说,这群人在关键时刻,作用不小。

    听闻文澜讲堂辩论到最激烈的时候,很多书生义愤填膺,恨不得将周烨撕碎,御史言官在士林中的声望一落千丈。

    使得这支寄予厚望的力量偃旗息鼓,周烨狼狈不堪,若非脸皮足够厚,早就羞愤自杀了。

    经此一役,其他言官难免畏惧,从此之后,恐怕再也不敢轻易弹劾攻讦徐还。

    看似徐还陷入旋涡,沾了一身脏水,貌似丢掉了所有的官职,但实际上也获得了莫大的好处。

    毕竟罢官只是暂时的,以其秦国公、辅国大将军的身份,重新起复只是时间问题,尤其是前线发生战事时。

    不,决不能让徐还再回来前线。

    好不容易将猛虎关回笼子里,岂能再放虎归山?

    言官们这条路不行,只能另辟蹊径了。

    不过也并非全无收获,今日那些兵痞被斩首,还有那首流传的打油诗,张俊颜面尽失,处境不堪。

    这梁子,算是结下了,想必他不会善罢甘休吧?

    秦桧暗自冷笑,往后应该有合作的基础,这很重要。

    毕竟,张俊是捧日军指挥使,临安城防将领,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巨大作用。

    还有,事情闹腾这么大,皇宫里的官家难道就完全无动于衷吗?

    ……

    临安城里,近几日风波不断,赵构一直在冷眼旁观。

    失控!

    这是赵构最大的感受,明明在朝堂上已经惩戒过徐还,息事宁人,但言官们依旧不依不饶,闹出了很大动静。

    居然有伏阙请命的打算,开什么玩笑?

    这不是故意给自己找麻烦,添堵吗?

    徐还乃是刚刚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中威望甚高之人,倘若因此受罚,军中将士会怎么看?

    危亡之际,无论如何都不敢寒了功臣将士之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但若置之不理,岂非显得自己这个皇帝不纳谏?不秉公持重,还有纵容妹夫之嫌?

    只会有一个结果——骑虎难下。
    第(2/3)页